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西方诗歌鉴赏之诗歌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十四行诗

Sonnet,又译为商籁体,这是欧洲抒情诗中占首席地位的一种诗体。自13世纪产生于意大利之后,在以后的岁月里传遍了世界各国:15世纪流传到了西班牙,16世纪流传到了英、法;17世纪传到德、美;19世纪传到俄国;20世纪初又传入我国??影响深远。

总的说来,十四行诗有两种基本的体式:意大利体(或彼特拉克体)和英国体(或莎士比亚体)。

彼特拉克体

彼特拉克(1304——1374),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个人文主义学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其代表作《歌集》对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当时整个欧洲的桂冠诗人。 学者们一般认为,十四行诗源自13世纪的意大利,但彼特拉克并不是这种诗体的创立者,也不是其最早的使用者(例如,但丁);但是因彼特拉克几近完美的创作使得这种诗体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诗体。于是它便被冠上了“彼特拉克体”的名称。 具体说来,它可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一个“八行组”(八行体);后面是一个“六行组”(六行体)。一般说来,前面的“八行组”用于展现主题或提出疑问;后面的“六行组”是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

从韵式上看,前八行又包括两个“四行组”,使用抱韵,韵式固定:abba abba;后六行则又包括两个“三行组”,韵式则多变,常见的有:cde cde; cdc dcd等。这样全诗就形成了“4 4 3 3”结构,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富有结构美,韵律美。 爱的矛盾

我结束了战争,却找不到和平, 我发烧又发冷,希望混合着恐怖, 我乘风飞翔,又离不开泥土, 我占有整个世界,却两手空空;

我并无绳索缠身枷锁套颈, 我却仍是个无法脱逃的囚徒, 我既无生之路,也无死之途, 即便我自寻,也仍求死不能;

我不用眼而看,不用舌头而抱怨, 我愿灭亡,但我仍要求康健, 我爱一个人,却又把自己怨恨;

我在悲哀中食,我在痛苦中笑, 不论生和死都一样叫我苦恼, 我的欢乐啊,正是愁苦的原因。

我形单影只

我形单影只,思绪万千, 在最荒凉的野地漫步徘徊, 我满怀戒备,小心避开

一切印有人的足迹的地点。

我找不到其它屏障、遮掩, 能把我和群集的人们隔开, 因为人们透过我忧愁的神态 一眼就能看穿我内心的烈焰。

如今啊,尽管我避人耳目, 海岸和山地、森林和流水 对我生命的真旨已无不洞悉。 但我却找不到如此荒野的路, 使得爱神也不能把我追随, 并整日里与我辩论不息。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 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is is the Grasshopper’s –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 --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 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 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 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 hills.

韵式为:abba abba cde cde;前八行写在夏日里有蚱蜢欢歌,在严冬有蟋蟀鸣叫,这世界永不寂寞,而诗人的创作吟咏也永远不会停止。 莎士比亚体

十四行诗于16世纪30年代传入英国。“莎士比亚体”最初是由萨雷伯爵在“意大利体”的基础上所首创,但是直到莎士比亚手里才臻于完善,故被称为“莎士比亚体”。

在韵式上,莎士比亚体与彼特拉克体不同,全诗分为三个“四行组”和一个“对句”;韵式为abab cdcd efef gg。

在结构内容上,莎士比亚体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大多“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都有着或显或隐的“起承转合”结构:前四行是“起”,中四行是“承”,后四行是“转”,最后两行是“合”——对一首诗作一小结。

我可否能够拿你同夏天相比? 夏天不像你这样可爱和温婉:

娇嫩的蓓蕾经不起五月风急, 而夏天这季节又是多么短暂; 有时候天上那眼睛照得太热, 它金色的面庞又常暗淡无光; 任何一种美难以永葆其美色, 被意外或自然变化剥去盛装。 可是你永恒的夏天不会凋零, 不会失去你享有的美丽姿容; 死神不能吹嘘你落进他阴影—— 你在不朽的诗中像时间无穷:

只要人还能呼吸,眼睛能看清, 我这诗就将流传并给你生命。

我一旦失去幸福,又遭人白眼, 就独自哭泣,叹自己被别人抛弃, 徒然地用哭喊来麻烦聋耳的苍天, 看看自己,只痛恨时运不济, 但愿自己像别人那样前程远大, 或一表人才,或胜友如云广交谊, 想有这人的见识,那人的才华, 对自己平素最得意的,倒最不满意; 但在这些几乎是自鄙的思绪里, 我偶尔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怀 顿时像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 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 我怀着你的厚爱,如获至宝, 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

我曾经看见:时间的残酷的巨手 摧毁了往古年代的异宝奇珍; 无常刈倒了一度巍峨的塔楼, 狂暴的劫数甚至教赤铜化灰尘; 我又看到:贪婪的海洋不断 进占着大陆王国濒海的领地, 顽强的陆地也掠取大海的地盘, 盈和亏,得与失相互代谢交替; 我见到这些循环变化的情况, 见到庄严的景象向寂灭沉沦; 断垣残壁就教我这样思量—— 时间总会来夺去我的爱人。

这念头真像“死”呀,没法子,只好 哭着把惟恐失掉的人儿抓牢。

“莎士比亚体”主要流传于英国,从范围上看,不如“彼特拉克体”流传广泛(换韵太多)。

(和其他诗体一样,)十四行诗虽主要是单独成诗,但有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诗节,由多个十四行诗组成一首长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经典)。

《叶甫盖尼·奥涅金》就是由一首首十四行诗组成的,每首十四行诗组成长诗的一个诗节,并被称为“奥涅金诗节”。其韵式为:abab ccdd effe gg。

《西风颂》是雪莱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由五个十四行诗组成。

西风颂 1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2

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的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 欲来雷雨的卷发,对濒死的一年

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

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 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的凝结;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3

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 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

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 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

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 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 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

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 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 4

哎,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 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

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 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

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

(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 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

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

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

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 5

3nxck0oc0j5136q5sho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