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安全员培训训习题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部分

一、单选题 1、《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的( )法律,适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A.基本 B.专门 C.特殊 D.根本

2、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促进经济发展”。

A.控制 B.防止和减少 C.预防 D.降低 3、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 )”的方针。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下列不属于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定权利的是( )。 A.调整岗位权 B.拒绝违章作业权 C.建议权 D.批评权

5、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提出( )。 A.报告和检举 B.检举和控告 C.检举和揭发 D.揭发和取证

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一般事故隐患或者潜在危险因素的,应当立即( )。 A.撤离现场 B.停止作业

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D.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7、“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宜,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 )的立法目的。

A.《劳动法》 B.《职业病防治法》 C.《安全生产法》 D.《工伤保险条例》

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 )。 A.给予劳动津贴 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 D.定期休假 9、《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D.培训结业 1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 A.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B.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C.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D.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11、( )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A.《劳动法》 B.《职业病防治法》 C.《安全生产法》 D.《工伤保险条例》

12、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提供( )。 A.防护用品 B.物质奖励 C.表扬 D.岗位津贴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必须依法参加( )。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社会保险 D.失业保险 14、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 )。 A.在本单位内公示 B.在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C.通知本人及家属 D.向社会媒体公开 1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 )。

A.安全学习 B.职业培训 C.职业健康检查 D.参观工作场地

16、职工发生工伤时,( )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A.用人单位 B.产生车间 C.工段班组 D.个人负责 1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承担。 A.政府主管单位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个人 D.社会福利机构 1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A.110 B.上级安监部门 C.上级主管部门 D.本单位负责人

19、国家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人员的有功人员,给予( )。 A.宣传 B.鼓励 C.表扬 D奖励

20、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 )。 A.安全监查机构 B.安全培训机构 C.应急救援组织 D.心理咨询组织

21、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调查处理必须坚持( )不放过。 A.二 B.三 C.四 D.五

22、特种作业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独立性、二是( )、三是特殊性。 A.未知性 B. 危险性 C.重要性 D.突发性

23、特种作业人员(除危险化学品特种专业人员外)上岗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A.①年龄满l6周岁,②高中以上文化程度,③身体健康 B.①年龄满l6周岁,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③身体健康 C.①年龄满l8周岁,②高中以上文化程度,③身体健康 D.①年龄满l8周岁,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③身体健康 24、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有效期为( )。

A.6年,每2年复审一次 B.6年,每3年复审一次 C.9年,每3年复审一次 D.10年,每6年复审一次

25、接受安全培训的主体人员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察员、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其他从业人员,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 A.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销售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 D.企业内机动车驾驶员

26、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不少于( )学时,其中实际操作时间为40学时,三年复审培训l次,复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A.100 B.148 C.180 D.184

27、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三年复审培训l次,复训时间不少于( )学时。 A.8 B.20 C.40 D.60 2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所需经费按照《河北省在职职工教育条例》规定,教育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 )的标准提取,列入成本开支,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用于安全生产培训。 A.0.5% B.1% C.1.5% D.15%

29、特种作业人员考核不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向考核部门申请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的,须( )。

A.再补考一次 B.行政罚款 C.批评教 D.重新培训 30、特种作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爱岗尽责、文明守则、安全为公、精益求精、好学上进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D.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

二、判断题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即拿到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

3、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 4、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以免于相关专业的培训。( )

金属学与热处理部分

1、焊缝按结合形式的不同分为对接焊缝、____、端接焊缝、塞焊缝、槽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焊缝的组合焊缝。 A、I形焊缝B、角焊缝 C、封底焊缝

2、对接焊缝开坡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焊透,保证良好的焊缝成形和内在__。 A、强度 B、质量 C、塑性 3、坡口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板材__、焊接方法和工艺过程及经济合理性。 A、厚度 B、质量 C、力学性能 4、坡口的加工____,如平整度、直线度、尺寸精度等都影响焊缝的质量。 A、方法 B、质量 C、工时 5、大型板件的U形、双面U形、带钝边的U形坡口,可用____加工。 A、剪板机 B、电弧切割 C、车床 6表示焊脚尺寸的焊缝尺寸符号,其符号是____。 A、A B、B C、K 7、表示坡口深度的坡口尺寸符号,以符号____表示。 A、H B、Y C、Z 8、不同厚度钢板对接焊时,对厚板削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接头处____。 A、产生较大变形 B、产生严重焊接缺陷 C、造成较大应力集中 9.在面心立方晶格中,最密排的晶向是( )。 A.〈100〉 B .〈110〉 C. 〈111〉 D. 〈112〉 10 .硫易引起( )。 A. 冷脆 B. 热脆

11.强化金属材料有不同的手段,其考虑的出发点都在于( )。

A.使位错增殖 B. 制造无缺陷的晶体 C. 使位错适当的减少 12.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 )。

A.与溶剂的相同; B.与溶质的相同;

C.与溶剂、溶质的都不相同; D.是两组元各自结构的混合。

13.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14. 金属化合物的特点是()。 A.高塑性 B.高韧性 C. 高硬度 D.高强度 15.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 16.优质钢的含硫量应控制在下列( )范围内。 A.0.06%~0.05% B.0.05%~0.035% C.0.035%~0.02% D.0.02%~0.015% 17.钢的低温回火的温度为()。A.400℃ B.350℃ C.300℃ D.250℃ 18.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A.均匀的基体组织 B.均匀的A体组织 C.均匀的P体组织 D.均匀的M体组织 19.钢的高温回火的温度为( )。 A.500℃ B.450℃ C.400℃ D.350℃ 20.钢的中温回火的温度为( )。 A.350℃ B.300℃ C.250℃ D.200℃ 21.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二、判断题

1. 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 2. 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机械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 3. 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 4.钢中的含硫量增加,其钢的热脆性增加。( ) 5.钢中的含磷量增加,其钢的冷脆性增加。( )

6. 完全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3或A1以上,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

焊接、切割安全用电部分

一、选择题

1、焊接切割设备其空载电压一般都在( )V。

A.16~25 B.24~36 C.50~90 D.90~110

2、按我国颁布的《低压电路接地保护导则》中规定:正常情况下,人体工频安全电压上限值( )V。 A.50 B.36 C.25 D.2.5

3、人体浸于水中的安全电压为( )V。 A.50 B.36 C.25 D.2.5 4、人体显著淋湿状态下的安全电压为( )V A.50 B.36 C.25 D.2.5 5、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值约为( )Ω。 A.80 B.1000 C.1000 D.l700

6、凡高度不足2.5m的照明装置、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以及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其安全电压可采用( )V。 A.50 B.36 C.24 D.12

7、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结构(如在金属容器内),因而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则应采用的安全电压为( )V。 A.50 B.36 C.24 D.12

8、一般成人的平均感知工频电流为( )mA。 A.1 B.10 C.50 D.100 9、一般成人的摆脱电流为( )mA。 A.1 B.10 C.50 D.100 10、一般成人的致命电流为( )mA。 A.1 B.10 C.50 D.100 1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所能忍受而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为( )mA。 A.10 B.30 C.50 D.100

12、焊机各个带电部分之间,及其外壳对地之间必须符合绝缘标准的要求,其电阻值均不小于( )MΩ。 A.1 B.5 C.10 D.100

13、焊机的接地电阻可用打入地里深度不小于1m、电阻不大于( )Ω的铜棒或铜管做接地板。 A.1 B.4 C.10 D.20

14、焊接变压器的二次线圈与焊件相连的一端必须接零(或接地),与焊钳相连的一端( )接零(或接地)。 A.必须 B.应该 C.不能 D.两可

15、几台设备的接零线(或接地线),应采用 ( )方式。 A.串联 B.并联 C.串并混联 D.任意连接 16、电流通过人体最危险的途径是( )的电流路径。 A.从脚至脚 B.从右手至左手 C.从右手到脚 D.从左手到前胸

17、一般环境下使用的照明行灯电压不超过( )V。 A.12 B.24 C.36 D.110 18、在潮湿、金属容器内等危险环境下,照明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 A.12 B.24 C.36 D.110 19、焊工绝缘手套不得短于( )mm。 A.100 B.200 C.300 D.400

20、氩弧焊工作服应为( )工作服。 A.帆布 B.毛料或皮 C.化纤 D.棉布 21、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入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 )m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A.3~5 B.5~8 C.8~10 D.10~20

22、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 )m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A.3~5 B.5~8 C.8~10 D.10~20 23、大口吹气两次试测颈动脉搏动后,立即转入正常的口对口人工呼吸阶段。正常的吹气频率是每分钟约( )次。

A.10 B.12 C.20 D.30

24、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操作频率以每分钟( )次为宜。 A.40 B.60 C.80 D.100 25、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操作的节奏为: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 )次,反复进行。

A.1 B.2 C.3 D.4

26、双人救护时,每按压l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 )次,反复进行。 A.1 B.2 C.3 D.4 27、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时,按压吹气l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循环),应在( )s钟内采用“看、听、试”方法完成对触电者是否恢复自然呼吸和心跳的再判断。 A.1~3 B.3~5 C.5~7 D.7~10

28、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时,要每隔数分钟用“看、听、试”方法再判定一次触电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 )s。

A.1~3 B.3~5 C.5~7 D.7~10

29、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 )s。 A.10 B.30 C.60 D.90

30、任何在事故现场的人员,一旦发现有人触电,都有责任及时和不间断地进行抢救,抢救时间应持续( )小时以上。

A.1 B.3 C.5 D.6 三、判断题

1、电焊机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无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的防护措施。( )

2、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可使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 3、杜绝无证人员进行焊接切割作业。( )

4、焊接切割设备的安装、检查和修理应由持证电工来完成,焊工也可自行检查和修理焊接切割设备。( ) 5、人触电以后,如果未见明显的致命外伤,就不能轻率地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施行急救。( )

6、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第二步是现场救护。( ) 7、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 )

8、触电者如牙关紧闭,可改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触电者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 9、胸外按压是借助人力使触电者恢复呼吸的急救方法。( )

10、在医务人员未前来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对触电者的现场抢救。( )

11、压迫止血法是最迅速的临时止血法,即用手指、手掌或止血橡皮带在出血处供血端将血管压瘪在骨骼上而止血。( )

化学品安全使用部分

一、单选题

1、通常情况下人们把( )以上的硝酸溶液称为浓硝酸。 A.98% B.69% C.10% D.1% 2、把( )以上的硝酸溶液称为发烟硝酸。 A.98% B.69% C.10% D.1%

3、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 )措施。

A. 避光 B.通风 C.保温 D.保湿

4、有毒物品不要在( )存放。 A.阴凉的场所 B.通风的场所 C.干燥的场所 D.露天

5、标签上的内容表述必须能让( )看懂。 A.专家 B.技术人员 C.一般工人 D.企业领导 6、如果某种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不能被危险性小的化学品所取代,应将该化学品在工作场所的量减少到每日所需的用量(一个轮班的用量),剩余部分( )。 A.交由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专业单位处理 B.要存放在一个安全的化学品仓库 C.存放在车间的角落 D.倒入下水道

7、搬运和使用强酸、强碱及溴等腐蚀性药品要按规定。( ) A.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B.提前洗澡

C.要进行体检 D.通知安全员现场监督

8、如有腐蚀性物质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 )冲洗。 A.苏打水 B.食用醋 C.牛奶 D.清水 三、判断题

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易燃、易爆、助燃特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品。( ) 2、要确保使用者在使用化学品和采取预防措施方面接受有效的培训。( )

焊接与切割的防火防爆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是可燃物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氩气

安全员培训训习题集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部分一、单选题1、《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适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A.基本B.专门C.特殊D.根本2、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促进经济发展”。A.控制B.防止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nvn24m6z75136q5t3t485bn78arf200cl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