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随着现代经济的增长,各种行业层出不穷,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产业。现代社会上的第三产业已经越来越崭露头角,许多行业都离不服务,这个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也称为服务业。我们随便进一家商店,他们的服务真的是一流,比产品,比质量,更要比服务。收集了广州市第三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广州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XX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6.9%)和全省(8.0%);比前三季度(8.3%)、上半年(8.1%)、一季度(7.5%)分别提高0.1个、0.3个和0.9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28.09亿元、5786.21亿元和12086.11亿元,分别增长2.5%、6.8%和9.5%。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26:31.97:66.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同期(65.22%)提高1.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6%,首度超过七成。
一、从三大供给看,农业、工业发展稳定,第三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20XX年,广州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46.89亿元,增长2.8%。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级以上示范社124家和6家。圆满完成6个名镇和86条名村创建任务,第三批47条美丽乡村试点中的市财政出资项目全面完工。
工业生产稳中提质。广州市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设立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机器换人等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和工业技术改造。20XX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12.3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年增速呈稳中有升态势。支柱产业带动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9119.25亿元,增长8.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持续回暖,增长6.0%。汽车产、销分别增长12.0%、14.9%,分别高于全国汽车产、销增速8.7个和10.2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制造业保持较好增势,增速达20.6%。工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于整体工业的增速,发挥了主导作用。20XX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和19.4%,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个和12.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11.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国际交通枢纽功能增强。20XX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520.94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三位;货邮行吞吐量200.17万吨。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759.00万标箱。旅客周转量、客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9.0%、8.3%、4.2%和3.9%。网购火爆带动快递业务快速发展,快递业务收入占全市邮政业务收入达九成,全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3.8%。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游客5657.95万人次,同比增长6.2%,旅游业总收入2872.18亿元,同比增长13.9%。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4.2%,居各行业之首。12月末,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规模扩大,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42843.67亿元和27296.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4%。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23.6%,增势良好。金融新业态发展势头突显,新增持牌金融机构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0家,设立和引进互联网金融企业200多家。
二、从三大需求看,投资较快增长,消费保持畅旺,对外贸易取得突破
投资较快增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和引进力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20XX年,广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5.95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市1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09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势强劲,民间投资活跃,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51.7%,带动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工业投资754.78亿元,增长10.2%。民间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2397.76亿元和2137.59亿元,分别增长35.8%和17.7%,增速分别高于全市投资25.2个和7.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1倍、19.9%、17.7%。
消费保持畅旺。广州市推进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巩固提升批发市场、百货商场等传统业态,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消费集聚能力不断提高。20XX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2.96亿元,同比增长11.0%,增幅高于全国(10.7%)和全省
(10.1%),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1.2%和9.8%。网购及与信息消费相关的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62.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8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3.5%。
对外贸易取得突破。利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保税物流等新业态,外贸实现创新发展。20XX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8306.41亿元,增长3.5%,增幅高于全国(-7.0%)和全省(-3.9%);其中出口总值5034.67亿元,增长12.7%,增幅高于全国(-1.8%)和全省(0.8%);进口总值3271.74亿元,下降8.0%,降幅低于全国(-13.2%)和全省(-10.8%)。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67.5亿元,增长3.7倍,位居全国试点城市第一。目前,广州跨境电商企业已达777家,其中电商企业630家、物流企业112家、支付企业35家;建成及在建11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园区。
三、从发展动力看,深化改革催生新动能,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提升
深化改革催生新动能。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一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新登记企业快速增加,20XX年,广州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14.9%,其中信息服务业新登记内资市场主体增长99.9%。二是小微企业释放大能量。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作用,给予实体经济更多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保持活跃。规模以上小微型企业工业总产值4429.84亿元,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
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3.67%。三是自贸试验区政策显效。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挂牌运行,为金融、贸易等领域制度创新和开发开放带来新的机遇,政策效应初步释放,新增市场主体5790家,注册资本697.3亿元。
民营经济活力增强。20XX年,民间投资增长35.8%,快于全社会投资25.2个百分点,比重达到44.4%,占比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增长8.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8个百分点,比重达到23.84%。
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实施财政投入和孵化器双倍增计划,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20XX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8.2%)快于工业平均水平(6.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5.0%)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展示出高新技术产业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20XX7件,发明专利授权6626件,分别增长37.7%和44.4%。
四、从质量效益看: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迅速,工业企业扭亏为盈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20XX年,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9.09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1055.99亿元,增长6.0%。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6.1%、6.2%、7.7%和1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8.15亿元,增长20.3%。
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迅速。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36.1%。其中商务服务业行业增长3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