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题申报范文:233-“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产业都焕发新生,以“互联网+外贸”形成的跨境电商也在迅速兴起。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亿元,增长率为33%。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催生了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旺盛需求及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2015年6月1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通过对304个外贸企业样本的调研,结果显示,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而七成以上的企业在选择跨境电商人才时首选专业是国际贸易。

2014年,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得了省级专业试点综合改革项目;同时,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并进行为期三年的建设,享有学校支持经费100万元。其中,创建跨境电商创业平台是品牌专业建设和专业试点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大亮点,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 1.2课题界定

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它涉及货物的电子贸易、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货运单证等内容。

本课题研究对象定位于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旨在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基于本校已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嫁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首先,仅有少数文献研究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如:陈长英(2015)以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为调查对象,考察了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情况,结果表明,企业迫切需求集外贸知识、英语水平、电商平台操作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紧缺营销类岗位和商务管理类岗位人才。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平台等,实现“人岗匹配”。陈旭华(2014)提出相似观点。张玮玮(2015)认为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应基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团队的三大转变。袁丽(2014)认为大学生要想在跨境电商创业实践中跨越发展瓶颈,一方面应依托企业供应链资源要素,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协同合作。这些文献主要立足高职高专学校来解析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缺少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视角来探究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其次,有一些研究探寻了某一具体专业在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比如:新闻传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信息系统专业等。但是,很少研究能基于“互联网+”时代,联系国际贸易专业探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现出“互联网+外贸”的特色。 第三,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的明确提出在相关文献中较为少见。张玮玮(2015)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的职业能力分为三类:第一,语言能力:产品描述写作能力,与买家在线沟通的表达能力;阅读英文网站资讯、获取有效信息;熟练的英语听说能力。第二,电子商务技能:网店运营基本知识,流行电商工具的使用、商品拍摄及图片处理,B2B、B2C基本平台的操作。第三,国际贸易及综合拓展能力: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商务礼仪,会展策划,海外仓储及交易风险控制纠纷处理等。陈长英(2015)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的职业能力包括:一定的英语水平;了解国际贸易、物流、电子商务知识;一定的电子商务处理能力。关于应用

型本科高校的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本课题将结合省内外企业、高校、电商园区的市场调查进行凝练。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在“互联网+外贸”:跨境电商兴起的时代,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嫁接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建跨境电商创业平台,从原有的模拟环境操作切换到外贸业务实战,是对实践教学的一次突破式改革,既能提升学生在理论教学学习中的兴趣,也能极大促进实践教学效率的提高。

(2)从事跨境电商的商务人才必须熟悉外贸业务流程、通晓外贸惯例与规则、具有较强的英语水平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电子商务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有助于系统性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形成。

(3)在“互联网+”时代,基于扎实的国贸理论知识,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引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很少。基于“互联网+外贸”产生的跨境电商,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一种创新式培养,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品牌专业的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的一大亮点,也是应着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4)2014年2月,中国就业促进会发布《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社保研究项目报告》,表明:截至2013年10月,全国网络创业就业总人数962万,其中淘宝网站866万,九成为个人网店;间接就业大于300万。网络就业展示出三大特征:年轻化(34岁以下青年占比80%)、知识化(大专以上大学生占比60%)、小微化(1-5人企业占90%)。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研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为学生开拓“网络就业”的新型渠道,提升就业率。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课题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不再采用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指导和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学会学习。

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包括:职业目标分析、模块大纲的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科学的管理。 2.2 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互联网+”时代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具备“互联网+外贸”特征。通过调研湖北省及省外地区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多方位需求,探求基于高校已有的国际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嫁接、联合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路径,以凸显专业特色,培养出应用性强、创新型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互联网+外贸”人才。 2.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于走访调研、问卷调查,探求企业对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与期望。比如,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类型的需求、岗位需求、不同岗位的学历需求、人才核心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2)基于走访调研、问卷调查,探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团队的现状,与跨境电商人才的各方面市场需求有何不符之处;

(3)基于已有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包括: 第一,教学资源整合: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学生整合,构建专业群;

第二,课程体系创新: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整合,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学

生选修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选修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商贸英语会话等课程;

第三,实训环境创新:设立国际贸易情境模拟实验室、创建跨境电商创业平台; 第四,教学方法创新:引入真实外贸业务环节、采用微课形式; 第五,师资培养:聘用企业导师、培养双师型教师。 2.4 研究假设

(1)跨境电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失衡。 企业普遍认为跨境电商人才存在严重缺口。

企业更多希望跨境电商人才来源于复合型学科人才,适于跨专业联合培养。

企业认为毕业生解决问题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宽。 企业希望应聘跨境电商岗位的毕业生受过跨境电商培训。

(2)基于已有的国际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联合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可行。 (3)基于跨境电商创业平台,校企联合培训跨境电商人才效果明显。 2.5 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具有一定创新。以“互联网+”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探索新时代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即“互联网+外贸”。同时,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已有的国际贸易专业来探索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第二,研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文献非常有限,且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已有的国际贸易专业探讨如何嫁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高级人才具有内容上的创新与深入性。

第三,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训环境创新方面,将搭建跨境电商创业平台,引入真实的外贸业务。与软件公司、供货商企业合作,利用阿里巴巴国际平台、速卖通网站等,搭建跨境电商创业平台,通过真实的出口业务实践,以真实的出口业绩来评判学生的能力。这一培养路径一旦成功实施,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将具有创新之意。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在跨境电商兴起的时代,满足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素质特点、核心能力?

第二,高校已有的国际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环境、教学团队现状如何?与当前跨境电商人才的市场需求有何不符? 第三,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如何基于已有的国际贸易专业或市场营销专业来嫁接培养?或者联合培养?为打造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竞争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 3.2 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 3.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以实地或问卷调查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辅,通过对外贸企业,高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调研发现跨境电商人才供求在岗位、能力及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从而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提供系统的培养思路。

3.4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

成立项目组,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形成调查方案。搜集、分类并讨论跨境电商人才核

课题申报范文:233-“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产业都焕发新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nrrc44loz4n25q6ny0j2r4yi9c8on003x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