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式燃气表安全性能控制
的探讨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膜式燃气表安全性能控制的探讨
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燃料,安全使用燃气至关重要,燃气表作为燃气输配中末端贸易结算的计量仪表,与燃气的安全使用息息相关,如何有效控制安全性能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
1对燃气表首次强检安全工作的控制
在燃气表投运前的首次强检中,对其密封性的检测要进行技术上和管理上的严格控制。在技术上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技术标准要求燃气表密封性应在1.5倍公称压力下持续3分钟不漏气为合格,在实际的密封性检测中,针对不同型号的表,根据其公称压力的不同,调整到不同的压力范围进行检测,并通过限压设施防止试漏压力不足或过高等不规范检漏的现象发生。在试漏时间上也要持续足够的时间。时间不足就有可能使燃气表在现场使用中出现漏气现象。在管理上,要严格控制受检率,密封性必须做到100%受检,严防漏检现象发生,确保每块燃气表进入现场投入使用的密封性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安全使用。
2对燃气表修理所用配件的安全控制
对现场返修的燃气表,安全防范工作重在表配件的选修工作中,对表上、下外壳的挑选要特别注意,对那些锈蚀点和凹凸部位都要认真仔细进行排查,排除每一个存有细小砂眼、凹凸部位的褶皱等有漏气隐患的壳体。特别是对那些因锈蚀造成的薄壁壳体,更应该进行严格控制,因为他们更容易被人们忽略,一旦进入现场使用,在现场的复杂环境下使外壳快速锈透而漏气,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3对燃气表修理工艺过程中关键工艺的安全控制
在修理民用表工艺中,压封试漏在安全方面是重中之重,必须加大监控力度。首先在整机压封工艺上,要注重液压机压力值大小和压封时间长短的控制,压力过小,则压封不严而漏气,压力过大,则表壳壁压封过薄会漏气,经过试验测试,我们得出:对于壁厚为8mm的壳体,在整机压封时,压力大约在23~25MPa之间为合适,压封时间约为10秒钟。其次,在试漏方面,不论对新表或返修表都要进行干式试漏。干式试漏方便快捷,其弊端是细微漏气点不易查出,水试漏虽然比较容易发现漏点,但容易使表内进水,而引起表壳从内到外腐蚀,从而影响表具的安全使用寿命。所以,对于修复表具的试漏首先应进行干式密封性测试,对干试漏中有疑问的表具再进行水试漏以加强检测。这样既避免了大范围表具被水蚀的弊病,又确保了密封性试验测试的质量。对于工业公福所用的公称流量在6m3/h以上型号的燃气表,由于上、下表壳及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