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艺中用“蜃灰”溶于水制得的碱液浸泡树皮脱胶。《天工开物》中记载将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叠煤架火婚成”可以制得“蜃灰”。“蜃灰”的主要成分是 A.CaO 【答案】A 【解析】 【详解】

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故选:A。

2.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铁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B.CaCO3

C.NaHCO3

D.Ca(OH)2

①Fe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85g ②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4

③铁在自然界以铁的单质形式存在,铁粉可以做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

④磁铁矿为混合物,含有有少量硫、磷等元素,冶炼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所含主要成分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8

⑤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⑥铁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⑦生活中常见的不锈钢为铁的合金,具有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⑧铁的年产量大于铝和铜,工业上用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来冶炼铁

⑨铁在氧气、水的作用下容易生成氧化铁,俗称铁锈,其中水为铁生锈的催化剂, 铁锈可以用来做颜料,生活中常用醋酸除去铁锈。

⑩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有大量棕黄色的氯化铁烟雾生成 A.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⑧⑨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而不是55.85g,该说法不正确;

B.⑤⑥⑦⑧ D.⑥⑦⑧⑨

②铁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核外有26个电子,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失去3个电子,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该说法不正确;

③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以铁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该说法不正确;

④磁铁矿为混合物,含有有少量硫、磷等元素,冶炼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所含主要成分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是+8,该说法不正确;

⑤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说法不正确; ⑥铁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较少,但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容易导致贫血,该说法正确; ⑦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该说法正确;

⑧铁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大于铝和铜,工业上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该说法正确; 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铁,铁锈是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以用醋酸除去铁锈,该说法正确;

⑩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有大量棕黄色的烟生成,该说法不正确; 由以上分析,正确的是⑥⑦⑧⑨;故选:D。 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C、空气液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汽油挥发,是因为汽油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4.海水制取的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现要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某化学小组通过下列实验进行提纯;

关于X、Y、Z试剂选择,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组试剂是( ) A.HCI、Ba(OH)2、Na2CO3 B.Ba(OH)2、 HCI、Na2CO3 C.Na2CO3、Ba(OH)2、HCI、 D.Ba(OH)2、Na2CO3、HCI 【答案】D 【解析】 【详解】

将含有杂质的氯化钠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然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的固体有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滤液中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氢氧化钠、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并可以除去氯化氢。由以上分析可知,试剂X是氢氧化钡溶液、Y是碳酸钠溶液、Z是稀盐酸。故选D。

5.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答案】C 【解析】

B.属于金属元素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 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故选C。

6.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A。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溶液中物质以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无色,选项错误; B. 汽油可以将油污溶解,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选项正确;

C.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溶剂的量影响,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选项正确;

D. 溶液中物质以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反应速率,选项正确。 故选A。

8.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ta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D。

9.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指得是反应过程中存在得失氧的过程,氧化剂失氧被还原,一般生成单质,反应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首尾交换价不变”,即两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份,而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所以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0.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2、SO2、CO均可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答案】D 【解析】

A.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错误;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uO + H2SO4 ==CuSO4 + H2O,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C.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如:CO2、SO2 均可与碱溶液反应,CO不能与碱溶液反应,错误;D.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正确。故选D。 11.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还原氧化铁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CO2气体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粉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则减少的质量为CO2气体质量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C 【解析】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艺中用“蜃灰”溶于水制得的碱液浸泡树皮脱胶。《天工开物》中记载将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叠煤架火婚成”可以制得“蜃灰”。“蜃灰”的主要成分是A.CaO【答案】A【解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novm3ndc744s0w0d4ij47hq70zb09011r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