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培优提高”秋季班讲义(八) 期中复习(一)
一、物质的共存 1. 物质共存的条件 (1)组内物质均可溶。
(2)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会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2. 常见的不能相互共存的离子对 (1)结合生成沉淀 ①Cl——Ag(AgCl) ② SO4——Ba(BaSO4) ③ CO3——Ba(BaCO3) ④ CO3——Ca(CaCO3) ⑤OH——Mg[Mg(OH)2] ⑥OH——Cu[Cu(OH)2,蓝色] ⑦OH——Fe[Fe(OH)3,红褐色] (2)结合生成气体或水 ①OH——H(H2O)
② CO3——H+、HCO3——H(CO2+H2O) ③OH——NH4(NH3+H2O) 3. 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1)溶液为电中性,即溶液中既含阳离子也含阴离子;
(2)酸性溶液、pH=2(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H;
1
+
-
+
2--+
-
+
-
3+
-
2+
-
2+
2-2+
2-2+
2-2+
-
+
(3)碱性溶液、pH=10(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溶
-
液中一定存在OH;
(4)溶液无色:溶液中不含Cu、Fe、Fe等。 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的气体鉴别
2+
2+
3+
2、常见离子的检验
2
3、其他物质的鉴别
三、物质的除杂与分离 1. 除杂原则
(1)主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和加入的试剂反应。 (2)杂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易分离:使被提纯的物质和杂质转化为不同状态(固、液、气),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为过滤。
2. 常见气体的除杂
3
3. 常见固体的除杂
4. 常见液体的除杂
第一步:对比,找出杂质离子和非杂质离子;
第二步:找出与杂质离子不共存且不引入新杂质的离子,确定除杂试剂。 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如图所示:
四、物质的俗名及主要成分
俗名 干冰 生石灰 苛性钠、火碱、烧碱 熟石灰、消石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酒精
化学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4
五、 主要成分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天然气、沼气、可燃冰 ①________ 铁锈、赤铁矿 食盐 石灰石、大理石 胃酸 六、常见物质的颜色 1. 常见固体的颜色
(1)红色:铜(Cu)、氧化铁(Fe2O3) (2)黑色:碳粉(C)、铁粉(Fe)、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
2. 常见溶液的颜色 蓝色 浅绿色 黄色 含Cu的溶液:CuCl2、CuSO4等 含Fe的溶液:FeCl2、FeSO4 等 含Fe的溶液:FeCl3、Fe2(SO4)3等 3+2+2+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HCl 七、常见沉淀的颜色及酸溶性 颜色 化学式 CaCO3、BaCO3、Mg(OH)2 白色沉淀 ①________、________ 蓝色沉淀 ②____________ 八、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单质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_____。 (3)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活性炭。 2. 氧化物
5
是否溶于酸 溶 不溶 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