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门诊患者。
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一) 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经行腹痛(TCD编码:BFY1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痛经(ICD-10编码:N94.400) (二) 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63-266) 患者表现为行经前后和经期小腹冷痛坠胀,伴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形寒肢冷,带下量多色白,或腰部酸痛,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严重时面色发白出汗,甚至休克等全身不适症状。
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制定的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乐杰.妇产科学[M].第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47)
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阵发性小腹疼痛为主, 并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 连续3 次以上, 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 生殖系统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2. 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临床常见证候:001.9-94~ZY/T001.1(. 2.1气滞血瘀型: 经行不畅, 常于经前1-2 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 疼痛较剧, 拒按, 或有胸闷、乳房胀痛、两胁胀痛, 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 下血后疼痛缓解, 脉沉涩或弦, 舌质暗或有瘀斑。
2.2寒湿凝滞型:平时多坐卧湿地, 或经期有淋雨涉水史, 或有过食寒凉生饮史。经行时出现小腹冷痛, 喜暖, 经水排出不畅, 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 得热则缓, 面色青紫,四肢不温,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迟紧。
2.3气血亏虚型: 平时虚弱多病, 行经时小腹疼痛绵绵不休, 腹痛多在经后, 小腹柔软,喜按, 经量少, 质清稀, 伴有腰酸肢倦,面色无华, 头晕心悸, 舌淡, 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符合上述原发性痛经中、西医诊断标准者。 2.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28+7)天。
3. 数字评分法(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疼痛评分分值>3。 4. 2 周内未使用影响疗效判断的药物。
5. 14 <40 岁。
6. 自愿参加本临床路径。 7. 签署知情同意书。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证、次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妇科超声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基础体温、内分泌检测、血常规、宫腔镜等。 (八)治疗方法
1. 经前期:隔姜灸+中药熏蒸+推拿治疗 隔姜灸:
主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配穴:取穴以任脉、督脉、足少阴和足阳明经穴为主。 操作:用厚3 毫米左右生姜一片,中间用针刺十余个孔放在穴位上,施术者点燃艾条置姜片上方施灸,每次20 分钟,隔日一次。 中药熏蒸: 主穴:关元、神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