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北方作家传承元好问
2、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奚斯 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4、马致远有“万花丛里马神仙”的美誉 5、山东作家群,善写水浒戏,有水浒双壁之称的是:高文秀《双献功》、康进之《李逵负荆》 6、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7、反对台阁体的派别是茶陵诗派
8、前后七子的口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9、唐宋派的代表作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10、临江派的代表作家:汤显祖 11、吴江派的代表作家:沈璟 12、白话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三言”: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
拍案惊奇》
13、明朝文言小说集,有“三灯”之称的是: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
14、常州词派的代表张惠言 15、阳羡派的代表陈维崧 16、戏曲“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的作者是李玉 17、李渔有《闲情偶寄》的作品 18、《长生殿》的作者洪昇 19、《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20、“格调说”是李梦阳提出的;“肌理说”是翁方纲提出的;“性灵说”是袁枚提出的;“神韵说”是王士禛提出的
21、《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一、名解
1、南戏:它产生于浙江永嘉(温州)一带,所以又称“永嘉杂剧”,它形成于南宋初年,在东南地区广泛流传,并渐渐进入杭州,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流行于东南沿海,剧本有若干“出”组成,“出”
数不作规定,南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不似杂剧本、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南戏的曲调有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和北方情况不同,这里城乡舞台,既流行南戏,也演北方的杂剧。
2、散曲: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小令”又称“叶儿”,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套数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没有尾声。
3、《临江四梦》:也称作《玉茗堂四梦》,是指汤显祖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4、四大南戏:指《荆钗记》、《白兔记》(也叫《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被后世称为“四大南戏” 5、竟陵派(A):晚明时期兴起的诗文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两者均是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理论上接受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同时又加以修正,提出以“深幽孤峭”的风格来纠正,又主张向古人学习,以成其“厚” 6、公安派(B):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文学主张有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性灵”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表露③推崇名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7、常州词派:嘉庆初年,张惠言的《词选》是常州一派开宗立派的旗帜,主张讲求“尊体”将词与诗赋并列(尊词体),要求词中包含比兴寄托(重比兴),讲求“辨体”通过选词的方式说明词的源流正变(区正变)。周济主张:讲求“寄托”,强调“空”与“寄托”的辩证结合,强调词须有实际内容,可
供借鉴,提出“词史说”,主张多方师法,以纠正流派之流弊,拓宽学问的门径,提高创作水平
8、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的姜夔、张炎这一类婉约词人的作品,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灼句炼,归于醇雅”,以张炎所说的“清空”境界为词的最高标准,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具有古雅峭拔的格调和疏淡清远的意境,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及其本人的词《浙西六家词》 二、简答
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对比? 答:⑴《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而《水浒传》是英雄传奇
⑵《三国演义》是以文运事,《水浒传》则是因文生事
⑶《三国演义》是特征类型化,《水浒传》则是个性典型化
⑷《三国演义》的结构是辫式结构,而《水浒传》的结构是链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