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绿色化学课堂:一个中学教师的教改探索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16期
文 | 张峻
新课程实施十几年,各地区的教学改革思路和举措如雨后春笋。在我看来,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永远是教育的不二法门。“511”课堂模式是我在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中摸索出的教学方法,因为它面对现实、面向发展,也尊重规律、尊重差异,所以我称之为“绿色”。
何谓“511”?5个课堂环节、1个学习载体、1种巩固办法。
我把一堂课归结为5个学习环节——情境导学、自主研学、合作互学、团队展学、点评测学。这不是我的创造,只能算作一种重构或是适应性的改造。
“511”绿色课堂把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为开始,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绝不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的,更不应该成为公开示范课或是教学比赛课的“逢场作戏”,导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精力的持久,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品质。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在每一次备课中认真思索,精心设计。
“一氧化碳的性质”一节课的教学思路通常是回顾复习二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由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引出学习主题,再从头讲述一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介绍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预防煤气中毒的知识。而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一氧化碳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了解其危险性以及在生活中正确防止煤气中毒。所以我在自己的教学资源包里对导入“一氧化碳”这节课的情境素材是1944年发生在意大利的著名火车事故——“S隧道中毒惨案”。由于燃烧劣质煤,一列蒸汽机车在通过几公里长的弯曲隧道过程中,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致使车上520多名乘客全部中毒身亡。每次当我在课上讲述这个故事时,学生都会表现出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惊叹,从而引发对一氧化碳性质的好奇。这样的情境创设应该是有效的。
当学生对新知产生兴趣,想要继续深入了解时,教师该做的则是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必要的辅助与支持,帮助他们向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这就进入到课堂的核心环节——自主研学、合作互学、团队展学。这三个环节体现的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主体”“学本课堂”。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源于我早期的一次经历。一次考试前一天的自习课上,我讲了一道化学反应综合计算题。此题中的物质经过多次反应,如果逐一分析反应过程则计算量偏大且很容易中途出错,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利用元素质量守恒的观点,由分析全部反应过程始末的物质关系来得到结果。于是我将解题的思路和计算过程完完整整地讲授给我的学生,自认为分析透彻且计算简便明了,课后我还特意询问了几个学生是否理解,得到的回答也都是肯定的。第二天拿到化学试卷时,我心里暗暗欢喜,最后一题正是我昨天自习课上讲解的那题,就连题目中的相关数值都完全一样。我心想这回可算“押”到了,这下我的学生大部分应该都能得分。然而阅卷的结果出乎意料,最后一题全年级只有一名学生答对,这名学生还不是我班里的学生!
这件事过后,我开始反思: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明明讲清楚的题目,“原题重现”竟会“全军覆没”?我慢慢回想当日课上的教学过程,我意识到,由于临近考试,这道题我并没有在课前让学生预做过,而课上由于时间仓促,也没有让学生思考的过程,只是在学生阅读完题目后就完全按着我的思路分析解题。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了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
我想很多老师都曾有过与我相似的经历。这些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实践与反思,逐渐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只靠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只有把足够的空间和挑战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去经历寻求知识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我所在的地区也收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诸如班容量偏大、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差异明显等问题,因此我就更有耐心、更加细心地做好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在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目标导向”和“任务驱动”的原则。在每堂课的学习环节开始前,都要为学生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以确保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方向,有事做,提高学习的效率。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是课堂追求的目标。“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我这样理解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对学生而言,一节新课如同一次旅行,一次探索之旅;而我们教师应该是这次“旅行”的规划者,或者至少是个先行者,在必要的时候为初探新路的学生提供思路、指出方向。曾经一度困扰着我的“讲授过度”问题,随着“先学后教”的实践而得到了解决,我也因此找到了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载体——创造性笔记,也找到了帮助学生巩固当天知识的有效方法——复习课。
鼓励和指导学生建构学科笔记是我在思维导图的启发下开始尝试的。我决定培养学生找寻和阅读资料、归纳系统知识的习惯,是因为我发现善于学习的学生总是善于总结。我把笔记的要素归结为知识考点加典型题、系统小结加错题集。我引导学生用好笔记:一课一归纳、一周一小结、一章一总结。鼓励学生把笔记做成有创意的作品,在小组中相互借鉴和研讨,在全班做展评,使笔记的学习功能最大化。
每天一节复习课,有效解决了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因缺少系统的巩固而很快遗忘的问题, 这样老师就做到了及时地帮助学生恢复“艾宾浩斯曲线”。
在实践与总结中我逐渐找到了绿色的课堂——有活力、讲效率、生动的课堂,而对“511”的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