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2.3蚕长大了
课题 蚕长大了 科学概念目标 1、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4、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 2、能用文字和画图的方法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目标解读 经过两周左右的时间,蚁蚕身体逐渐长大,颜色也逐渐从黑色变成了白色,成了学生熟悉和喜爱的蚕宝宝。蚕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蜕皮4次后的5龄蚕再经过半个月左右,就会结茧 变蛹。从蚁蚕开始到结茧变蛹前这个阶段的蚕称为蚕的幼虫阶段。 3、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 4、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目标解读 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蚕吃食物、排出粪便、运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身体不断长大等现象。对于蚕生命活动现象的观察,可以通过蚕在蚕房中的行为,如吃食物、爬行等,也可以通过与刚出生的蚁蚕身体大小的比较,发现蚕在不断长大等。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 2、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 重点 能用文字和画图的方法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难点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比较刚出生的蚕的幼虫与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单元 动物的一生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播放视频《蚕长大了》 虫有什么区别? 新知探究 聚焦:刚出生的蚕的幼虫与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有什么区别?学生观察并对教师提出的问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题做出回答。 疑难。 新知探究 探索一: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1、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播放视频《蚕的生长过程》 课件出示:蚕的生长变化观察记录表(体长单位:毫米) 经过两周左右的时间,蚁蚕身体逐渐长大,颜色也逐渐从黑色变成了白色,成了学生熟悉和喜爱的蚕宝宝。蚕每蜕皮一次 增加一龄,蜕总结蚕的观察。 2、观察蚕的蜕皮 播放视频《观察蚕的蜕皮》 课件出示(1)观察现象(2)观察过程 皮4次后的5龄蚕再经过半个月左右,就会结茧变蛹。从蚁蚕开始到结茧变蛹前这个阶段的蚕称为蚕的幼虫阶段。 (3)蚕蜕皮的表现 蚕刚开始蜕皮时,身体两侧的气孔部位出现黑线,并随着蜕下的皮逐渐消失。蜕皮的顺序有时是先把口器上的皮蜕下来,接着从头到尾地蜕,有时是先从头到尾蜕完后再蜕下口器上的皮。蜕皮后的蚕身体更白,足明显变大。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观察分析: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每蜕一次皮,其生长就进入一个新的龄期。 观察结果: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播放视频《蚕为什么蜕皮》 3、蚕的龄期 (1)蚕的龄期 蜕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入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1龄;眠起后进入第2龄;第二次蜕皮后进入第3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4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5龄。 (2)蚕各龄期的特点 研讨探究 研讨一:怎么知道蚕还活着 正常情况下:蚕会运动、进食、排便,这说明蚕还活着。 蚕蜕皮前:蚕蜕皮前食欲减退乃至完全停食,身体颜色变得暗淡。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叫做“眠” 。 研讨二:这一次看到的蚕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1、这一次看到的蚕比上一次看到的大了一些,颜色变白了,食量也更大了,蚕房里的丝更多了。 2、处于眠期的蚕会一动不动。 3、蚕宝宝蜕完皮后会留下旧皮。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