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
说解内容: 钓台简介严子陵钓台码头、牌坊严先生祠堂大型精品碑廊(中间经过天下第十九泉亭、李太白醉酒处、留芳亭)东台双清亭西台谢翱恸哭处梦鼎亭清风轩茶室小碑廊、客星亭、沧波桥回码头上船。 [船上、码头上] 严子陵钓台,座降在被誉为清丽奇绝,锦峰秀岭的富春山山腰。这山高312米(海拔),逶迤35公里。山下的这段江面又称七里泷、七里滩、七里濑。诸位请看,前面那葱茏的山峦之中,一对奇峰屹立水涯。李白诗中曾描绘为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右边的称为东台,左边的则称为西台,因此这一景也叫双台垂钓。
诸位,钓台码头就要到了,在此,我们已能够看到:在码头上,有一些大小规格各异的石碑立在那儿,体现出严子陵钓台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些碑文基本上现代名人如郁达夫、巴金、谭启龙、陈立夫、朱玖莹、孙友等人的作品。好,船就要靠岸了,请大伙儿按次序下船,注意安全。
诸位,首先请大伙儿先来看一下郁达夫的这块《钓台的春昼》碑。这是1931年3月郁达夫来游钓台时写的,那时的钓台只寂寂的看别见一具人类斜歪的阁楼纵横芜杂的草木祠堂是废垣残瓦可想当年的钓台就如同当时的时局一样,充满着阴霾,而如今的钓台已是游人如织。
这块石牌坊正面的严子陵钓台几个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闻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背面的山高水长是原西冷印社社长,浙江省书法协会主席沙孟海先生书写。此牌坊上面还有许多雕琢,更是栩栩如生,诸位请随我一同去观察。
诸位游客,站在这个地方请大伙儿抬头往上方看,在山腰有两块大盘石,高近百米,这算是东西两台了。你们看,东台前面还有一支石笋特别突出。在那个位置上看,好象是一位古代的仕女,头上梳着发髻,身穿裙袍,甚至裙上的皱折好象全看得清。有人说:这似乎是陪伴严子陵的仕女。诸位看像别像?但假如你要登上东台左侧那块称为棋盘石的石台上往下看,它却象是一支直上直下的石笋。有人说它更象是严子陵的钓鱼杆?诸位等会儿能够自己上山去观察。并且,还能够在上面的棋盘石上留个影。它的背景有山、有水、有房、有树、有船、有亭台,还有一支石笋。 我们如今去严先生祠堂遨游。
严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他本姓庄,因为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姓严。他博学多才,少有高名。年轻时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好友。刘秀登位称帝后,严子陵改名换姓,隐身别见。刘秀很想念他,命画工绘像,派人各处找访,了解下降。后来在齐国的土地上,发觉一人披羊裘,戴斗笠,很象子陵。于是备车备礼去接他,往返三次,才召其入京。历史上还有如此一段记载,说的是:严子陵被召到京城洛阳之后,别去朝拜光武帝,反而要光武帝来看他。后来被邀请和光武帝刘秀同床酣睡。子陵睡相不行,将自己的足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翌日看星相的太史急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刘秀笑着说:这是因为我与老朋友同床睡觉的关系。后来刘秀封严子陵为谏议医生,他别肯当,来到这个地方耕种垂钓。从此,人们为赞扬子陵这种别事王侯的精神,称他为客星。这客星碑,那钓台碑,基本上按钓台原有的明朝弘治十年薛敬之题书的拓片重新镌刻的。这一段史实在《后汉书》中的《严光传》里有记载。山上的东台亭内就有一块石碑镌刻了此文,大伙儿一会儿可上山去认真阅读。 祠堂中最有价值的碑文是那块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诸位请随我去观察。 [碑前] 范仲淹是北宋阶段闻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因宫迁矛盾受到牵连,由右司谏被贬到睦州任知州。睦州后来改为严州,也算是如今的桐庐、分水、建德、寿昌、淳安、遂安六县。当时州治所在地是梅城,那年他差不多四十六岁。范仲
淹在睦州当官时刻别长,却做了很多被后人称道的好事,其中之一算是新建严先生祠堂,并写了《严先生祠堂记》。
《严先生祠堂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清代康熙年间被吴楚材、吴调侯编入《古文观止》一书后,流传更广,妨碍更大。《严先生祠堂记》中第一句话: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就明确指出严子陵是光武帝的老朋友。结尾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佳世名句,传诵至今。介绍到这个地方,大伙儿就清晰了,刚才大伙儿看到的钓台牌坊的山高水长和那个祠堂正中横额的光武故人的出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