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教学资源库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的概念存在着众多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特质说

心理学家盖茨(A.L.Gates)认为,个性是具有社会意义兼可影响他人的特质。 卡特尔(R.B.Cattell,1950)认为,个性是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在某一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吉尔福德(1959)认为,个性是构成包含有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需要、态度、兴趣、气质等各种特质的独特模式。

(2)个别差异说

这种观点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个别差异,是每个人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是指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方法的特点。个性包括许多因素,如智力、动机、情绪活动、态度、信仰、道德评价等。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个性(个别差异)。

(3)个人说

一些苏联心理学家把个性视为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的人。如波果斯洛夫斯基(В.В.Богословского)指出,个性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彼得罗夫斯基也认为个性与个体的分界线是参与社会关系,他指出,个体的概念包含着人类所固有的事实,我们既可以把成年的正常人和新生儿叫做个体,也可以把不能掌握语言和最简单的熟练的白痴叫做个体,但是,只有前一类个体才是个性,也就是参与社会关系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活动者的社会生物。

(4)总和说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С.Л.Рубинштейн)认为,个性表现为联系在一起的内部条件的总和。

(5)统合机能说

奥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在个体内部中,规定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与思想的内部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6)综合论

个性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比较多的看法是,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它包括心理活动各方面或组成部分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也有人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特有的行为与思考的概括化的心理活动的系统,因为,个性概念旨在说明人们如何表现(行为与举止)和思考(感知与思维的方式)。 二、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心理学家对人格提出过众多的看法。(1)最广义的人格概念的外延比个性概念的外延宽,它既包括心理特质,也包括身体特质。(2)较广义的人格与个性同义,这是心理学中常见的用法,即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本章即是此种用法)。(3)狭义的人格与性格同义。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从道德和伦理观点出发使用“人格”对人进行评价,即属此种用法。 三、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特征(参看教科书)。此外,人的个性还具有其他特征。

(1)整体性和系统性

个性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这些成分或特性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个性系统。

个性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表现为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及时调整在个性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正因为如此,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动机和行为之间才能经常保持和谐一致。一个人失去了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的动机所支配。这个人的个性是不正常的,是一种人格分裂现象,叫“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其次,只有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和其他个性特征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特征,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如沉默寡言这一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意义。甲可能由于怕羞,不愿出头露面,这是怯懦的表现;乙可能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这是虚伪的表现;丙可能是想靠别人的努力,获得自己的满足,这是懒惰的表现。

(2)共同性和个别性

在某一个群体、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阶级的共同生活中,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事、对人、对己所持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会形成相似的或相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这就是共同性。但人与人之间,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又不尽相同,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个别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经常一贯表现的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一个人出生后,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在教育的熏陶以及个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并在它们的制约下使自己的思想、行为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才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比如,一个处事谨慎的人,总是循规蹈矩,持事稳重,但他偶然也有冒险、轻率的表现,在这里谨慎标志着他的个性特征,而轻率则不能认为是他的个性特征。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这样才能表明一个人的个性,才能把一个人同另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也才能预料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在个体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人的个性表现出颇大的稳定性,但当一定的心理活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人的个性也会有所变化。现实生活非常复杂,人际交往纷繁多变,与一个人的生活历程紧密相关的个性特征,也必然随着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经过一次重大事件,即可能在他的个性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着个性的发展。

(4)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人的个性是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统一。人的个性表现出极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即呈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但人的个性又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制约。人的个性是由其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基本特性所构建起来独特的系统。但就个性的本质来说,人作为社会成员受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因而,人的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5)统合性和功能性

个性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的个性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从而使个性的表现千姿百态。每个人的个性世界里,并非是由各种特征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动力系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个性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个性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个性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个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悲痛可以使某人具有力量,也可以使某人消沉。当个性正确发挥其功能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而当个性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软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四、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复杂的完整系统。一般认为由以下部分组成:(1)动力结构,即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和最高的层次,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2)特征结构,即个性特征,是个性差异的具体表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调节结构,即个性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自我控制)对心理与行为的控制与调节。此外,心理过程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个性则是心理过程中的稳定特点在某一个人身上的独特组合和具体表现。如,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但它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认知成分构成的。而且,个性在某一个人身上形成后,它又作为一个稳定的心理成分,反过来影响各种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如,一个人的能力对他认知活动的深度、广度都有明显的影响。 五、自我调控系统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个性调控系统。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个性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个性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个性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以及意向等内部感受的觉察;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高估或低估自己,不自负或自卑,是自我调节和个性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当一个人对自己作正向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负向评价时,便会产生自卑感。自我体验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它可以使自我认知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其言行;同时,自我体验还能够伴随自我评价激励积极向上的行为或抑制不当行为。如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不当行为的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从而收敛并制止自己不当行为的再次发生。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作用的最终环节。当个体认识到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如当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会激发起他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自我意识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来对个体进行调控,它使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和谐统一,使个性达到统合与完善。 六、个性结构的理论

由于对个性实质的不同理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理论。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1)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个性的原始倾向,是主体一切欲望和冲动的源泉,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自我,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适当满足,即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表现为良心和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指导、监察、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超我中有一部分处于无意识之中,另一部分则处于意识领域。如果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个性的正常发展,否则,会导致人格障碍或神经疾患。

(2)罗撒克(E.Rothacker)的人格分层理论

联邦德国心理学家罗撒克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格分层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若干层次构成的。最低层次是人的生理机能,如饥、渴、性机能;较高层次是原始的情绪状态,如紧张、恐惧、愤怒;再高层次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如知觉、思维;最高层次则由社会性心理特质构成,如性格、道德、价值。高级层控制低级层,使中低级层的机能表现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行为方式,中低级层的心理机能又是较高级层心理机能的基础。

莱尔施(Р.Н.Lersch)的观点与罗撒克的观点相似。他们都认为人格各个层次是以垂直方向叠积而成,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垂直层理论”。另有一种叫“水平层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格各个层次是按并列的内外关系排列而成的,其中一个核心层起主导作用。

(3)特质阶层说

特质阶层说产生于美国。特质论者认为:第一,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人的行为;第二,个人的人格特质有稳定性和一贯性;第三,对于个人人格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动向。特质论的代表是卡特尔。

卡特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特质结构说和特质动力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卡特尔认为,人格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特质因素构成的复合结构,可以用因素分析技术把这些特质分离出来。个性的整体结构可分为以下层次。

①根据其独特性可以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共同特质指某一群体成员共有的特质。个别特质指个人独有的特质。

②根据其深度可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指可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倾向。根源特质指个人主观内部的、需从外部行为推知的、不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倾向。

③根据其起源可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体质特质指由身体内部条件构成。环境形成特质指起源于环境影响,与后天习得有关的特质。

④根据其机能可以区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能力特质主要体现在知觉及运动的个别差异性方面。气质特质是在体态中表现的活泼、反应速度、情绪表现等特质。动力特质指引起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包括三个部分:尔格(erg),是先天遗传的动力因素,如饥饿、好奇、恐惧等,它是人行为的终极根源;情操,是后天习得的动力因素,如运动技能、家庭、职业等;态度,是尔格和情操的公开表现。人的一切行为受态度的支配,而态度又服从情操的要求,情操又服从尔格的要求。

在以上学说中,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过分夸大了本能在个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和有意识心理的主导意义,这是片面的。但它强调人格的内在层次性、动力性和发展性,认为个性结构由这三种成分构成,具有一定的价值。

以罗撒克和莱尔施为代表的人格分层论,认为种族发展过程(生物—动物—人)和个体发展过程(婴儿—成人)是一致的,个体发展过程重复着种族发展过程,这具有复演学的思想。在分析个性结构上采用的是一种比拟、类比的方法,对个性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

系及个性实质未作科学的说明,但人格学说强调人格层的发展和进化;看到多层次人格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观点是可取的。

在卡特尔的特质阶层说中,对个性特质的筛选工作建立在客观观察、实验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4)现代特质理论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因素模式(big five factors model)。有人(Goldberg,1992)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研究者们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①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②宜人性(agreeableness),反映出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品质。 ③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④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⑤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征。 这五个特质的中文译名尚有待统一。为便于记忆,可将它们的英文首字母构成“OCEAN”一词,意为“人格的海洋”。

近年来,我国也有“大五人格”研究,其中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杨波,1998),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由勤勉性、评价性、外倾性、神经质和恭顺性五因素构成。有关中国人的“大五人格”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七、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心理学史上有许许多多观点,可归纳为生物决定论、社会决定论、二因素论。

生物决定论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是受生物因素,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认为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规定了他的心理形式和内容以及心理发展的进程。人的个性没有积极性,是生物因素的产物。教师只有了解命中注定在儿童身上出现的那些心理品质的权利,而没有阻止或促进、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的义务。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生物决定论者的笔下,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社会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社会环境决定一个人是否产生心理问题和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个性的发展是社会环境直接作用的产物。社会决定论者也和生物决定论者一样,同样忽视在个性发展中人自身的积极性,认为人只是适应周围环境,不能改变环境为自己的需要服务。

同样,那种主张两种因素机械地相互作用的理论也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心理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天赋本能地逐渐显现,也并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内在品质及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这种把遗传和环境的效果简单地结合在一起的观点,在根本上也是忽视了个性的积极性,过于机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个性发展的动力就是人在活动中不断变化的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教学经验表明,个性发展的矛盾是在活动中通过掌握实现活动的手段(知识、技能等)来解决的。而通过积极活动去满足需要,就必然会不断产生更高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说个性的发展是不断满足更高的、新的需要的结果。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正确的选择和培养,也就是使他们的需要朝向正确的目标高度发展。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第九章个性心理概述教学资源库一、个性的概念个性的概念存在着众多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1)特质说心理学家盖茨(A.L.Gates)认为,个性是具有社会意义兼可影响他人的特质。卡特尔(R.B.Cattell,1950)认为,个性是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在某一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吉尔福德(1959)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n25m008qn3ef8l940oa3cwgi893aj006f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