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之中,犹壮怀激烈,要大庇天下寒士,都是源于他们真正认清了方寸,超越了物质的界限,而在方寸之地寄托了广阔的精神。这方寸之地,也就容得山川湖海,庇得天下寒士,品得出无穷乐趣了。
认清方寸,要依赖于对方寸之地的接受。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圣人处万物作焉而不辞。对方寸之地的认识,源头在于理解,而非改变。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的推着巨石上山,他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一单调的“方寸之事”,于是从中竞体会到了幸福。反观屈原,作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满心改变。他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字字清高,壮志凌云,不与世俗同流。而容不下方寸的认,自不为方寸所容,汨罗江上,说屈原殉了楚国,倒不如说他殉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孙中山说:“劳力士的车轮浩浩荡荡。”方寸虽小,却也不那么容易改变。和光同尘,方为上策。
而较之屈原不为方寸所容的悲情,世间林林总总的胜利和快乐,反倒显得疲软。对于方寸的认识、接纳,不应是碌碌无为,人也不能妄自菲薄,而踏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淖。有“当代雷锋”之称的郭明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捐工捐款,日积月累之下,总量惊人。他是认清了方寸的,他的努力,迎合了方寸岗位的需要,满足了方寸心田的需要,也就在平凡的方寸中,实现了自我,找到了价值。这样的人,应为我辈楷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寸之地,也都应该在繁华的都市中冷静一下,回归、认清、理解、顺应自己心中的方寸。
方寸之中,藏着遥远的天空。 6号文
方寸之间见天地精华
普天之下,大千世界,万物如夏日繁花,蓬勃发展。然而这恢弘的天地却是由无数方寸之地组成。纵观历史长河,英雄才人辈出,人类历史,如星河璀璨。然而这渊远的历史却是由无数方寸光阴组成。世界之大,历史之长,终究被方寸心田容纳。
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圆明园便是可以容纳世界建筑艺术之美的方寸之地。它虽占地广阔,但在全球之广下算来,也不过方寸之地,然而这方寸之地却包含世界万象。圆明园中的建筑既有中式皇家园林建筑的庄严威武,又有中式苏州水之建筑的柔情惬意。既有西式巴洛克建筑的繁复奢华,又有西式哥特建筑的孤芳自赏。于方寸之地包罗世间建筑万般精华。
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上,多少方寸光阴铸成了世界纪录,又有多少更加精悍的方寸光阴打破世界纪录。昔日飞人刘翔以12秒
88铸就110米跨栏的世界记录,又被12秒87的0.01秒打破。曾经科学家所说的人体极限速度,又被博尔特一次次用闪电打破。方寸光阴可以重塑无数人体之最,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
方寸心田可以容纳山川,拥有一颗海纳百川的胸怀,必定会助自己成就一番伟业,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南非总统曼德拉,忍辱负重几十年,将消除种族隔离制度作为毕生信念与目标,在寂寞的铁窗生涯里,他没有郁郁而终,他胸怀天下,情系民众,用一颗兼济天下的心迎来了信仰的光明,不屈服不放弃,最终消除了不平等制度,使南非地区和睦发展,他本人也被称作“南非国父”。正是因为那颗胸怀天下的心,他才能迎来黎明,为人类,为世界做出改变。
方寸之地刻意营造锦绣,包罗万象景色万千;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促进人类发展;方寸心田可以容纳山川,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方寸之间,便可见天地精华。
7号文
磨不掉的土气
没有人不喜欢新潮,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那是青春的象征,是时代的象征,是啊,“除旧迎新”总是会带来生机,然而对于我,一样的向往新潮,却并不追求。相反,却像个守旧的老人,喜欢土气的东西,但乐在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许,这“土气”中,有着什么令人难以忘记的东西。
当被问及喜欢什么饭馆时,有的人喜欢奢华的“金钱豹”,有的人会选择时尚的“必胜客”,可我,却又会说出来“东方饺子王”这样的普通菜馆,因为那是“家”的象征。在那里,或家人或朋友围成一桌,看着一盘盘手制的大饺子促拥在一起,仿佛看到了一家子亲戚围坐在桌前,有说有笑的场景。在老家,唯有大节大日才去的小地方,如今却成了这里抹不去的一颗金。对于一个外地的孩子,没有什么比家的感觉更亲切了。
喜欢大房子,却更向往两屋一厨的“陋室”,享受这小区里宁静的午后,却更沉寂在中午左举喇叭,右敲铁桶,高声吆喝的收废品大叔。是啊,我喜欢的,都是贫穷的“代名词”,可是却像酒于酒鬼,明明喝多伤身,却乐在“颓然乎其间”的乐趣。高质量的生活没有厌恶的人,然而更喜欢那种充满质朴的生活环境。没有人会把利字当头,只是平淡的过着生活,不必为大房子而羡慕,不必为高档的生活环境而疲于奔命,北京的生活固然丰富,然我更向往老家的那种简单。
没有新潮词,只有土话,土得“没有”成了“妹有”,土得只有“哈”与“啥”不分。可那又怎样呢?我们不过是毫无顾忌地交谈。纵使“东北味”早已因长年
的身居在外而被纠正为“普通话”,不过我却依然以一个东北人直率的性格,毫无顾忌地表达着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都说新时代的人要学会“保护自己”,我却认为,曾经的那种直抒胸臆的土方法,才是最珍贵的。既然是朋友,是兄弟。是邻居,甚至是商谈的对象,为何不保以直接的方式交谈。而要遮遮掩掩呢?
或许身居北京多年,许多事情早已不会按照曾经“东北人的方式”去思考,但有些东西好比钻石,他还是无法被抹去的,向往着简单的家人聚餐,向往着质朴的普通生活,向往着直率简单的说话方式,一切的一切,仿佛千年树根,深深的摘在了心底。纵使大火烧尽所有,唯有根会长存。或许会被人所嘲笑,但是我为我自己身上那磨不去的土气而骄傲,因为那是最本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