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才高致远,行稳致远”原题
解析指导及优秀范文
【试题回放】
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方寸心田可以容纳山川……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作文解析】 方寸万象:
一、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 一园一坛,一地一景的风光旖旎
核舟微雕、书画精绝、文章卓异等艺术; 创造之力:如子冈琢玉、从周造园 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塑造人心; 可以实写,可以虚写 锦绣——美
二、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 个体生命:蜉蝣大椿、薄命永寿; 人类生命:哲理思考; 可以说理,可以叙事 永恒——伟大
三、方寸心田可以容纳山川 吸纳天地 胸藏韬略 家国情怀
山川——壮怀激烈
完成自我和外在宇宙或内在宇宙的对话 1号文
美在方寸之中
我们常说“美在精致”,又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真正宽而广的东西不一定包含多少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或许,于那点滴方寸之中,我们更能
发现意蕴丰富的美。
一个小小的汇南震泽小镇,走出了无数文人骚客,成就无数隐士的净雅之士,还带动了无数国家级别的大型企业。于是我们惊叹,小小方寸之地,真的能造就伟大的奇迹。
相比于南方的小镇,北方以大型的皇家园林为主,因其历史上是皇帝的居住之地,其建筑大而宽敞,等级性极强,尽显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而高居在上的不可侵凌之气。每一个皇宫,每一间庭院,每一处的亭台楼阁,皆晶莹剔透,精美纷杂。其室内的每一个桌子、椅子、盆栽的摆放,都有其背后精致的设计与研究。所谓“内九外四皇城根”,这一番庞大的建筑构造究竟是何人的何方法去实现的呢?
正是那鲜为人知的“样式雷”烫样。
“样式雷”是明清两代负责皇城建筑的家族,几百年来,他们一直研究建筑构造,如今的故宫、颐和园皆有这个家族的痕迹。而最关键的还在于这蕴含着高湛技艺的烫样。烫样是“样式雷”家族为向皇帝介绍将要修筑的皇宫的一个立体的仿真的模型。其体积和大小至少比真实的皇宫缩小了近一千倍。这方寸大小般的烫样,可非模型这么简单。喷漆,镀金,颜色之搭配,样样俱全。小小的烫样之中,既有龙椅摆放之位,还有“光明正大”之匾额的挂放之处。红绿相间的喷漆,错落有序的条纹,金光闪闪的镀金琉璃瓦,无不尽显皇宫的尊贵与大气之感。在方寸之间,我们看到了技艺之美,艺术之美。能够使如今的新北京人看到明清一代古建筑的庄严与瑰丽,感受到历史文化之气息的,正式这小如方寸的烫样。而如今,由于清末的局势动荡和清王朝的没落,小小的烫样野早已没落,无处可寻。方寸之美,美到极致,却终归湮灭。
然而,能够在方寸之间铸造奇迹的是“样式雷”家族。这方寸之间融入的美不仅只限于他们精湛的技艺,从烫样之中,我看到了人性之美。一个家族虽小,却祖祖辈辈专心的致力于古建筑的研究,中间虽经历列强侵入的一波三折,却仍然完整的,不泄露地保存着烫样的技艺和秘诀。在他们的精湛技艺背后,在这方寸大小的烫样背后,凝聚的确是一个家族的耐心,对技艺的要求之完美,和始终不渝的忠诚之心。他们是方寸之地间伟大的匠人。
在这个小小的家族背后,我更是看到了于方寸之间所绽放的建筑之美,艺术之美,中国文化之美,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性之美。因此我说,美,在方寸之间。
2号文
方寸之中,别有洞天
“方寸”看似一个很小的概念,然而仔细想想,它似乎能包罗万物。所谓宏达,都是微渺的汇聚;所谓永恒,都是刹那的凝结。“方寸”也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一个深奥却在人人心中都有的概念,方寸之中,别有洞天。
方寸之心,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山川都包容在我心。
王阳明先生曾言:“汝初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然而你若将它包容在心中,便“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世间万物也如此。你若有一颗博大之心,方寸之心也可包容万象。像蔺相如避让廉颇将军。不是他胆怯,是他有宽广的胸怀,为家国大业,忍让包容一切。实际上,厚德自可包容万象。林则徐曾自题联一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代销烟功臣却因他人谗言与君主的无能远远流放,走在荒荒无人路,越过漫漫祁连山,他若没有一颗博大之心想必会无数次洒泪,然而他以方寸之心洞穿万象,坚强隐忍。五柳先生以方寸之心,洞察了世事红尘,《五柳先生传》中言“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环堵萧然”的陋室中,他读书饮酒以自适,不再为富贵名利所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所谓看淡红尘,便拥有“闲庭信步,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云卷云舒”的心境。
方寸光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瞬间凝结成永恒。
瞬间与永恒,都是一寸一寸的光寸光阴铸就的。李冰父子于都江堰治水,也许修建分水鱼嘴只是短至几十年,长至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它却造福万世,成为永恒。至今“二王庙”仍在,李冰跰手跰足,躬身亲行的形象还在人们心中。易水边的壮士荆轲,只留下一个白色的背影,但后人永远记住了他“士为知己者死”的壮举,“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鲁迅弃医从文是为医国人心,《呐喊》《彷徨》二书不知唤醒了多少沉睡中的人,终于,人们在沉默中爆发。他离世后,连美国记者斯诺也哀悼“中国何人领呐喊?”瞬间,是方寸光阴,干将莫邪双双跳入火坑以身铸剑,是昭君一别大汉走向大漠回头哀怨的一望,永恒,是干将莫邪剑宝光永照那个过去的沧桑年代,还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后世对昭君永远的怀念。
方寸之中,别有洞天,一句宋词小令中曾吟:“领取而今现在”,方寸是短暂的现在,是任何细小却能凝聚成博大而永恒的所在,珍惜方寸,领会方寸的意义,“大音息声,大象无形”,方寸似无形,却别有洞天。“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方寸之心可以宽纳世间万物,所以我们应该看淡外物,超然而包容,宽容。方寸可以变永恒,“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所以,我们应珍惜光阴,努力修身齐家。
方寸之中,别有洞天。 3号文
方寸之地,长出无尽精彩
我们追求更多的时间,我们追求更大的容身之所,我们躲避狭小、阴凉的地方,以为这样,就可以迸发更多的精彩。
然而,在我看来,长出无尽精彩的地方,恰恰是不起眼的方寸之地。 方寸之地,可能是讲台。南开大学的教授叶嘉莹先生如今已八旬高龄,却依旧坚持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并且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她热爱诗词,重视诗词,她用尽毕生精力研究诗词,获得了一种特别的吟诵方法并无私地传递给她的学生们。
她拒绝学校对她的照顾,拒绝坐在轮椅上讲课,她坚持每周都要见自己的学生,她在讲台这样的方寸之地上,努力培养人才,讲授诗歌,让精彩尽情生长。
方寸之地,可能是监狱。著名的黑人领袖,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经历了二十七年牢狱生活,如此长时间被禁锢,在狭小的房间中,与外界世界隔绝,足以使一个人意志消沉,颓废下去,然而,曼德拉不仅没有放弃,并且在监牢中完成伦敦大学学位,练习演讲,为的是有朝一日出狱后可以继续为打破种族歧视而奋斗。
监狱对于平庸之辈无疑是灾难,是重创,然而监狱对于有才之辈,则是一个历练,是铸就精彩和辉煌的地方。曼德拉在监狱中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在方寸之地上不断磨练自己让精彩绽放。
方寸之地虽然可能局限我们活动的范围,但同时对每个人也是一种磨练,叶先生在方寸之地上授以知识,曼德拉在方寸之地上不断突破自我,他们让那样渺小不起眼的地方精彩缤纷。
较大的空间固然比方寸之地舒服得多,但方寸之地可以打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一边反省,一边进步,一边坚持,相信方寸之地上,定能长出无限精彩。
4号文
鲁迅先生
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方寸心田可以容纳百川,方寸之躯可以创造出什么?
父母病逝,母亲不通时事,年轻的鲁迅先生在日本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中国留学生。但是鲁迅先生看到了中国的形势状况,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侮辱,更看到了中国留学生的唾面自干,七尺男儿心中涌出了莫大的悲伤、愤怒。这种强
大的力量使他坚定、决绝地放弃学医,拿起笔杆,为中国人的精神复兴而奋斗。面对中国破败的颓势,面对改变偌大中国精神面貌这一宏大的难于登天的目标,他依旧去了,那么果敢决断。
鲁迅先生年纪轻,且当时人微言轻,并非什么大人物,但是他的魄力冲天,豪气干云。
回到祖国,怀着民族大义与满腔热情,他投身国人的精神改造,却像石子扔进了大海,难以掀起什么波澜。鲁迅先生毕竟是血肉之躯,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面对长久的无功而返,想到他和同行人的痛苦源于一群并不痛苦的人,他们的成功或许只是多几个人一起痛苦罢了。鲁迅先生迟疑了,但是当友人再次邀请他写《呐喊》出山时,他依旧接受了,没有多余的思想斗争,或许无果他还是想为之出一份力。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中国必定走向覆灭,没有民族精神的中国只是面积广大的殖民地罢了。鲁迅先生纵然质疑自己,纵然痛苦挣扎,纵然希望渺茫,但他有自己的民族大义的担当,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中国人成了奴隶,成了精神上放弃民族大义的奴隶。
鲁迅先生只是那么一个和你我一样都需靠吃粮食生存的人,但他的关怀送给全中国,他为中国之忧而忧,他所怀的是民族大义。
最终,他成功了。陆陆续续写了许多文章,期间因躲避特务改过几次笔名,但他确实成功了。当然,并非中国焕然一新,但看到《新青年》,看到鲁迅先生写的文章一代中国人陆陆续续清醒,陆陆续续为祖国战斗。因为这些文章,中国有了新的活力。
鲁迅先生以一人之力,唤醒了中国的一代人,力量是何其大。他不仅影响了他那一代年青人,也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代,我们,及未来的青年们。
他以七尺之躯,改变了中国,创造了奇迹。
当以鲁迅先生为导师,心怀梦想,心系民族,坚韧不拔,奋斗终生! 5号文
方寸之中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人生在世,汲汲所得,不过方寸之地。那么认清所处的方寸之地,并从中米的满足和快乐,就极为重要。
方寸虽小,其乐无穷。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虽小,可却满含德之芳香,天地万物也就浸染得耀耀生辉,这源自刘禹锡对方寸的认识:品德最重,浮华荣耀无关痛痒。颜回居于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老杜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