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经济地理学》课后题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 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 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 》 : 由 1889 年格兰学者 奇泽姆 ( G . G . Chisholm ) 出版 , 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 ,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 ,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性分析 : 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 , 以规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 , 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 ,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 如 : 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 、 关系 、 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 、 制度主义 、 经济社会学 、 女权理论等 。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 “ 文化转向 ” 。

经济地理学: 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 )经济活动的容 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 ( 或初级产业 ) ,如农 、林 、 渔业和采掘业 ; 第二次产业 , 如制造业 、 供水 、 汽 、 电等 ; 第三次产业 , 如各种商业与贸易 、 旅游与娱乐 、 仓储与运输 、 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 ; 第四次产业 , 如金融 、 教育 、 科学研究 、 信息业 、 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 ( 场所 ) 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 ( 场所 ) 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 ( 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 ) 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 、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 如大经济格局变化 ) 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 )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

.

社会文化环境 、 经济环境等 。 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 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且资源有限 , 研究两者关系具更为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6 、简述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7 、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 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 因此 ,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反过来 , 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 “ 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 ” 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 3 )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 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 , 生产关系 ( 国家制度等 ) 和生产力 ( 经济活动 ) 互相影响 。 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4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 因此 , 要学好经济地理学 , 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 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 , 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 。 因此 , 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 , 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8 、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 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 , 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 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 , 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 。 然而 , 当代经济学中 ,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 。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① 人口问题 :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 , 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 , 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② 资源问题 : 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 。 在经济发展中 , 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 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 ③ 环境问题 :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④ 贫富差异问题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 , 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 , 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①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 ②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 ③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④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⑤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9 、试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了教材上讲解之外,还有哪些?为什么?) 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 1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

.

.

( 2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 3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我国开发历史悠久,各地发展的地理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 在全国围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 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效率最高?增长极的演进规律?如何形成增长极体系?增长极与区域的组合关系? ( 4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 , 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 , 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5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 、概念题

区位 :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 , 但也含有位置 、 布局 、 分布 、 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 )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 : 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 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 、 文化活动 、 经济活动等,其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 : 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 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 :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交通网 : 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 , 由点和线组成 。 点即通常的汽车站 、 火车站 、 道路的交叉点 、 港口 、 机场等交通点 , 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点的铁路 、 公路 、 水路以及空路 ( 航路 ) 等交通路线 。 交通网的密度 : 是指某一区域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 , 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交通网的结构: 是衡量交通便捷度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

通达性: 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 通达指数: 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最短路径。

分散指数: 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连接度 :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 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 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2 、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围和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 ) ,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 “ 满足 ” 的需要; 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 、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另外 , 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 , 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

.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 ,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 , 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 , 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4 、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 , 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 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 , 像农业生产活动 , 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 , 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 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 , 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 、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 , 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 。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 、 运费大小 、 可替代性 、 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 , 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 。 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 , 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 ) ,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 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 。 现代经济活动中 ,原材料组织的空间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 。 不仅在全球围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6 、试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 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 ,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 。 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 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 , 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 。 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 , 利用能源的种类 、 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 。 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 , 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因而,在技术与管理角度加强节能工作,促使所使用能源类型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 , 开始成为当今能源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7 、试述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固定资本不易移动 , 存在地理惯性 。 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 , 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 , 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 。 因此 , 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 , 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 不过 , 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 。 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 , 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 ; 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 , 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 。 因此 , 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8 、试述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 , 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

.

.

主要动因。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 , 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 。 劳动密集型产业 , 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一般而言 , 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 。 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 、 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示出强劲的活力 , 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 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 , 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9 、试述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 , 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 “ 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 ” 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技术方法 、 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 、 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 , 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 , 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 一般来说 , 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 , 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 技术知识 、 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 “ 黏性 ” ,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10 、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 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活动有制约作用 。 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 另一方面 , 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 , 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 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 , 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 。 在现实条件下 , 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 , 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 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 。 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 , 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 市场地域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 。 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 ; 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 , 有利于裴峪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 ; 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 , 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 , 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 。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 。 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的不同因素, 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 。 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 。 高效 、 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业集聚 , 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 ① 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② “ 互补产品 ” 的 “ 需求拉动 ” 作用; ③ 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④ 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 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 , 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

.

《经济地理学》课后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mos46lk9l6rgfk15sw18xzko02xvg00fv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