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物理化学教案第章气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气 体( 6 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和特点、气体的液化过程及饱和蒸气压的概念、对应状态参数的概念及对应态原理;理解临界参数、压缩因子的概念;掌握分压、分体积概念及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压缩因子法真实气体的计算。

教学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相关计算;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计算混合气体问题;利用压缩因子法计算真实气体的PVT性质。

教学难点:临界参数的理解;对应态原理;范德华方程、维里方程计算真实气体的PVT性质;

第一节 理想气体PVT关系

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在压力很低时,体积很大,彼此间的引力可忽略不计,即在较低压力或较高温度时实际气体接近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在微观上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①分子本身的大小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小的多,可以忽略,所以认为分子本身没有体积,视为质点。 ②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通过大量实验,基于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人们归纳出低压气体的

p、V、T关系都服从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1-1)

或 PV?mRT (1-2)

M其中的R称为摩尔气体常数,其值等于8.314J?K?mol,且与气体种类无关。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只适用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可以定义为:在任何温度、压强下都严格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实际气体处在温度较高、压力较低即气体十分稀薄时,能较好地符合这个关系式。 【例1-1】 【例1-2】

-1

-1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

1.分压定律 如图1-1所示。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组成混合气体的各组分分压之和,这个经验定律称为道尔顿分压定律。通式为 p??pi (1-3)

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B?两式相比有

nnBRT p总?总RT VVpBnB??yB 即 pB?yBp总 (1-4) p总n总上式表明混合气体中气体的压力分数等于摩尔分数,某组分的分压等于该组分的摩尔分数与混合气体总压的乘积。主要用于化工工艺设计或生产中各组分含量的计算。本书中气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一般用y表示,液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一般用x表示。

理想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适用分压定律,而实际气体只有在低压下才能适用。 【例1-3】 【例1-4】 2.分体积定律 如图1-2所示。

在压力很低的条件下,可得V=VA+VB,即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所有组分的分体积之和,称为阿马格分体积定律。通式为

V??Vi

(1-5)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VB?nnBRT V总?总RT pp即 VB?yBV总 (1-6)

理想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适用分体积定律,实际气体只有在低压下才能适用。 【例1-5】

3.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1mol混合气体所具有的质量。

M?__nM?n2M2?????niMim总m1?m2?????mi?y1M1?y2M2?????yiMi ?11?n总n总n总

M??yBMB (1-7)

B__对于混合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写成 【例1-6】 【例1-7】

pV?mRT M或 ??pM RT__

第二节 真实气体的液化

2

若以压力为纵坐标,体积为横坐标作图,如图1-3所示的一系列双曲线。每一条曲线称为p?Vm等温线。

生产上气体液化的途径有降温和加压方法。但实践表明,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但单凭加压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实现。 一.气体的液化过程

图1-3为不同温度下CO2的p?Vm等温线。等温线以304.2K为界,分为高于、低于、等于304.2K的等温线。

(1)T>304.2K的等温线

温度高于304.2K的p?Vm等温线为一连续的光滑曲线。p?Vm的连续变化说明气体无论在多大压力下均不出现液化现象。

(2)T<304.2K的等温线

① 水平线段是气体能液化的特征。以温度为T2=286.15K的等温线为例进行讨论。

气体的凝结趋势与液体的挥发趋势正好相当,这种平衡态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气,液体称为饱和液体,此时的压力称为该温度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② 水平线段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说明随温度的上升,饱和液体与饱和气体的摩尔体积互相趋近。 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值后,饱和液体与饱和气体的摩尔体积完全相同,水平线段缩短成为一点,此点称为临界点。

(3)304.2K等温线

当温度为304.2K时,p?Vm等温线不再出现水平线段,但是气体又可以液化。实际上,此时p?Vm等温线中存在一个拐点,它是由T< 304.2K的p-Vm恒温线中的水平线段缩短而成,此点叫做临界点。 二.物质的临界状态

物质在临界点时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时的温度、压力和摩尔体积分别称为临界温度(Tc)、临界压力(pc)和临界体积(Vc)。 临界温度:使气体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

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 临界体积: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体积统称为临界参数。如CO2气体的Tc= 304.2K、pc= 7.383MPa、Vc= 0.0944dm. mol。

物质处于临界点时气-液相间的差别消失,两相的摩尔体积相等,密度等物理性质相同,处于气液不分的混沌状态。温度与压力均略高于临界点的状态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大于气体,具有溶解性能。在恒温变压或恒压变温时,它的体积变化大,溶解性变化大。所以可用于萃取,称为超临界萃取。

3

-1

3

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充分条件是压力大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第三节 真实气体的pVT关系

真实气体压力越低越接近理想气体的状态,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做近似计算,产生的偏差较小。如果真实气体压力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就不能忽略,相对理想气体产生较大的偏差,不能再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处理。

一. 范德华方程

范德华方程是在修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得到的半经验方程,提出了两个具有物理意义的修正因子a和b,是对理想气体中的p、V两项进行修正得到的。具体形式如下:

?n2a???p?V2???V?b??nRT (1-8a) ??对1mol气体有

?a????V?b??RT (1-8b) p?2?m?Vm?? b称为范德华常数,体积修正因子,由于真实气体具有体积对Vm的修正项,也称为已占体积或排除体积,m.mol。

3

-1

a称为范德华常数,是1mol单位体积的气体,由于分子间的引力存在而对压力的校正,Pa.m6.mol-2。

表1-2给出了由实验测得的部分气体的范德华参数值。从表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对于较易液化的气体,如Cl2、H2O等分子间的引力较强,对应的a值也较大。所以a值可作为分子间引力大小的衡量。

范德华认为a和b的值不随温度而变。以Tc、pc可求算a、b 27R2Tca?64pc【例1-8 】 二.维里方程

2,b?RTc (1-9) 8pc真实气体在恒温条件下pV乘积与p有关,所以,可以把pV乘积(在一定温度下)表示为压力p的幂级数形式:

pV?a?bp?cp2??? (1-10)

当p?0时,pV?RT,由上式得:a=RT,设b?B?RT,c?C?RT代入上式得:

pV?RT(1?B?p?C?p2??)

令: Z?pV,Z称为压缩因子。则维里方程可写成以下形式: RT 4

Z?pV?1?B?p?C?p2?? (1-11) RT式中,B?、C?… 等是与气体种类及温度有关的常数,不受压力和密度影响,分别称为第二、三……维里系数。此方程还可以写为体积多项式:

Z?pVBC?1??2?? (1-12) RTVVBC项表示双分子的相互作用,2表示三分子的相互作用,等等。 VV由于压力易于测量,故式1-11用得较多。所有常数B、B?、C、C??都是温度的函数。通过统计力学分析,说明维里系数的物理意义,

当压力趋于零时,V的值达到极大,维里方程右端第二项以后均可略去不计,于是变成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RT,与实验事实一致。

当压力不太高时,(范围T

Z?pVBp (1-13) ?1?RTRT称为截项维里方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当压力达到几MPa时(5MPa左右),第三维里系数渐显重要,其近似截断式为:

Z?pVBC?1??2 (1-14) RTVV第四节 对应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一.对应态原理

所有气体在临界点附近具有类似的性质,则以各自临界参数为基准,可以得到具有通用性的状态方程。 为此,范德华作出如下定义:

令Tr?pVT、pr? 、Vr?m (1-15)

Vc,mTcpc其中 Tr,pr 和 Vr 分别称为“对比温度”、“对比压力”和“对比摩尔体积”,统称为对应状态参数。对于不同气体,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对比温度、对比压力、对比摩尔体积处于同一对应态。

研究发现,两种气体具有两个相同的对应状态参数,则第三个对应状态参数必然相等,这个结论常称为对应态原理。

二.压缩因子法

通过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统一修正,得到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方程为:

pV?ZnRT (1-16)

5

在压力较高或温度较低时,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较大。定义“压缩因子(Z)”来衡量偏差的大小。

Z?VVpV? → Z?

nRT/pVnRT理想Z等于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量的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

理想气体的pV?nRT,Z?1。

对于真实气体,若Z>1,则V>V (理想),即真实气体的体积大于理想气体的体积,说明真实气体比理想气体难于压缩;若Z<1,则V<V(理想),即真实气体的体积小于理想气体的体积,说明真实气体比理想气体易于压缩。

Z反映了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在压缩性上的偏差,因此称为压缩因子。 三.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通过对压缩因子和对应态关系的研究知道,相同的对应状态具有几乎相等的压缩因子性质。 压缩因子随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曲线,所得关系图称为“普遍化压缩因子图”,如图1-4所示。

当真实气体的临界压力 pc 和临界温度 Tc 的数据已知时,可将某状态下的压力 p 和温度 T 换算成相应的对比压力 pr?【例1-9】

ppc 和对比温度 Tr?T ,从图中找出该对比态下的压缩因子 Z。 Tc

6

物理化学教案第章气体

第一章气体(6学时)教学目的: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和特点、气体的液化过程及饱和蒸气压的概念、对应状态参数的概念及对应态原理;理解临界参数、压缩因子的概念;掌握分压、分体积概念及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压缩因子法真实气体的计算。教学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相关计算;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计算混合气体问题;利用压缩因子法计算真实气体的PVT性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mlxy9l3k56zh7s4eqk6667gj1yjjc01cf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