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西堆肥法
我所尝试过的沤肥、堆肥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波卡西堆肥法Bokashi composting system
此法源自古老的传统农耕技术,后经日本现代生物学者提炼简化而成,“波卡西”(bokashi)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发酵过的有机物”。 波卡西堆肥法的要点是八个字:干湿分离,厌氧发酵。 一、关键条件和步骤:
1、顶部桶盖密封盖紧,营造缺氧环境,以利厌氧菌起发酵作用,降低杂菌繁殖几率。
2、上桶底部钻孔,大桶约8至十个孔,小桶约4到5个,孔径约0.5至0.8cm,确保肥水漏至下桶,干湿分离。
3、下桶底侧钻孔,装水龙头,排出液态肥。
4、上下桶之间尽量贴合密封,不漏气,原因同第1点。
5、如果上桶很大,装满会很重,下桶内就要设支撑架,我在下桶内放了一段树桩,以保证上桶不致于在将满时,因自重过重而撑裂下桶。 6、作下桶外支架,以抬高底侧龙头,方便接排肥水。 二、过程:
上桶的干肥,10-15天后,桶内长出白色菌丝,说明堆肥正在顺利发酵进行中。一般4至6周后,可以倒出,我的桶大,装满需要约两个月,待桶顶部的原料也长出白色菌丝后,再过7-15天,等菌丝老化、退去,可将堆肥全部倒出。 倒出后,波卡西堆肥产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品”,需要埋在土中,两周左右才会腐熟。
三、判断堆肥是否成功的方法:
一看:被发酵物生白色、偏红色菌丝是好的;绿色或黑色则不成功。肥水呈透明茶色是好的;浑浊则不成功。
二闻:酸酸的、如泡菜般味道,说明发酵顺利;腐败恶臭则不成功。 通常的失败原因是密封不严或碳氮比失调。 r>四、优势:
1、相比其他堆肥法,波卡西堆肥法收获颇丰,液态肥水,固态有机肥兼收并蓄,各有优势作用。
腐熟后的固态肥可直接留在原地,或薄施田中,或与土1:2比例混合稀释,充分搅拌后,作营养土用于盆栽或育苗。
波卡西肥水,兑水1:10比例稀释后直接浇花、菜、树。也可兑水1:100比例稀释后喷洒叶面。
另波卡西肥水,还因含有多种鲜活微生物,促进分解,还可将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有助于除臭、和保持管道通畅。
2、不用翻搅,不用淋水,体积较小,储放方便,周期较短,操作简单,不招虫鼠。
厨余等有机原料,不必切碎,随时入桶,直至桶满,且固态、液态肥始终都没有异味,也不生蛆虫苍蝇,不招蚊虫、蟑螂、老鼠。 3、成本低廉,易于DIY。
购买EM菌可锦上添花,加速发酵,但并非必需。新西兰有卖的,我没买,效果也不打折。因为堆肥原料中,原本就附带些EM菌。另健康表土中也富含EM菌,撒些富含天然降解有机质的黑色松软表土入上桶,可做替代菌种。 此外,堆肥成功后的产成品,即含大量EM菌,也可当菌种使用。
(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有效微生物,EM菌剂由各种不同的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等组成,在堆肥过程中,它们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产生) 五、注意事项:
1、如果不添加、或少添加EM菌种,要特别注意碳氮比,即碳:氮=25:1 不能放太多的肉类、油脂类制品,以确保氮含量不高于1/25 如果肉类、油脂类原料过多,氮含量比例太高,就容易有腐臭味。
堆肥是否成功,似乎和人不能多吃肉是一个道理。荤食占饮食总量的合理比例(肉蛋奶类食品不高于饮食总量的5%),也与确保堆肥成功的碳氮比非常近似。肉吃多了,人体变酸性体质,易致病,人的排泄物也恶臭,说明分解消化不良。堆肥同理。
2、一般家庭需要至少两套堆肥桶,才能轮换处理掉所有的厨余有机垃圾。 3、注意经常排空液肥。
上桶放人厨余原料时,顺便排空下桶的液肥,每天如有即排空一次,以免液肥中的微生物活性减少,降低肥效。
更不能等肥水漫至上桶和溢出,影响发酵效果和浪费。
4、每天集中放人堆肥原料一次,同时排空肥水一次,避免频繁开盖。 否则容易导致过多空气进入,影响厌氧菌工作效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