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g k h》教学设计二(1)
教学要求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g、k、h与单韵母e、u组成的音节,继续学习带调音节的拼读方法,能看图正确拼读带调音节。
3.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练习写好字母g、k、h。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配合学习g、k、h发音的录音带、教学情境图。
2.学生准备:g、k、h的字母卡片,g、k、h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学新知 1.欣赏情境图。
(1)教师导入:咦?这是什么地方呀?(出示情境图。)指名说出,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图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有一个小哥哥和一个小弟弟,哥哥让弟弟把蝌蚪放回小河。)
(2)听语境歌:弟弟河(h)边捉蝌蚪,哥哥(g)走来劝阻他。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k)蚪送回家。(教师相机板书字母。)
【点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究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寻找新的未知点。 2.学习字母g、k、h。
(1)学生观察表音表形图,同桌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发准鸽子、蛋壳、荷花的读音。
(2)教师示范g的发音。声母应该发得轻而短,缩短鸽后面的拖音,读得既轻又短,就能准确发出声母g的读音。学生尝试发音,体会要领。(注意:发g时,舌根抬起,顶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较弱的气流冲出来,发出又轻又短的音。发k时,跟发g大体相同,只是冲出的气流比较强。发h时,舌根靠近软腭,
1 / 3
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g、k、h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形成的音,叫舌根音。上述发音要领让孩子通过尝试发音来体会,不必将这些术语讲给孩子听。写在这里是便于老师自己体会发音。) (3)学生反复练读字母g、k、h。
(4)结合表音表形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字母g、k、h与图中哪些部分相似。 学生分组讨论g、k、h还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什么事物。(如:9字加弯g g g,一把机枪k k k,靠背椅子h h h )
【点评】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鼓励学生自主创造,努力促使孩子在头脑中建立字母形象与发音的联系。当单调的字母与实际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学生会愉快地牢牢记住这些字母
(5)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如:一只鸽子g g g,小鸡出壳k k k,荷花荷叶h h h。 3.学习语境歌。
学生跟教师学习语境歌,在学生的吟唱中,由词语哥哥、蝌蚪、河边强化声母教学。
【点评】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之中,并辅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使学生所学的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易记易诵,强化读音,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二、学习书写字母
1、学生自己看书,观察字母g、k、h在四线格内的位置。g占中格和下格,两笔写成,写g时注意把两笔连起来写。k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竖。h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竖,注意把椅子背写高一点。
2、学生摆好书写姿势,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练习书写字母。教师巡视,纠正。 三、巩固新知
1.游戏:看谁接得快又准。
老师说顺口溜的上半句,学生抢接下半句。如,教师说一只鸽子,学生接g g g。
2 / 3
2.游戏:看谁找得快又准。
听老师或同学读字母d、t、n、l、b、p、m、f、g、k、h,看谁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声母读一读。
3 / 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g k h》教学设计二(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