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与P-A/C ——从简单说起
一、基础篇:
1. 首先,从呼吸机如何送气说起:一般而言,呼吸机的功能是将一口气吹进患者肺内,至于其如何呼
与呼吸机无关。因此,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即吸气相的送气原理,而送气原理有三要素:
1) 触发:
何时送气:这主要由呼吸机设置的触发灵敏度和患者自主呼吸强度决定,一旦患者自主呼吸强 达到预设值,呼吸机开始送气,称为自主触发;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达不到或者没有,呼吸机按预设的时间点送气,称为时间触发。A/C模式下如为前者触发,即“A”,如为后者,即“C”2) 控制:
如何送气:一般而言,呼吸机按照设定的容量或者压力给予送气,注意:A/C模式下呼吸机只能制其中一个,要么是容量要么是压力;因此就有了V-A/C和P-A/C。
3) 切换:
何时转换为呼气:A/C模式下需设置一个时间(称为吸气时间),这个时间结束,即开始转换为气。因此A/C模式是时间切换。
由此可见,V-A/C和P-A/C的差别仅仅在于中间如何送气即“控制”阶段。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呼吸机在这两种情况下是如何实现送气的: 2.
先请找找下面两图的差异,判断一下哪个是V-A/C,哪个是P-A/C: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1) 第一条曲线(压力-时间曲线):左图恒定不变,右图变化; 2) 第二条曲线(容量-时间曲线):左图变化,右图不变;
第三条曲线(流量-时间曲线):左图吸气流量变化,右图不变。但两图的吸气时间长度都是不3)
的。
“顾名思义”,V控制容量,容量不变;P控制的是压力,压力不变。因此,左图是P-A/C,右图V-A/C。
3.
接下来就要问:为何有的变化有的不变造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我们将人体的呼吸系统简化为一根中空的管子末端连接一个气球,需要对着这根管子给气球气。由生活经验可知:当管子越细、气球弹性越差时,吹气越费力;反之,则容易。
由此可见,影响吹气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导管直径即气道阻力(R)和气球的弹性即肺顺应性(C因此,便有了运动方程:
P= F×R +Vt/C + PEEPi
其中,P为压力,F为流量,R为气道阻力,Vt为潮气量,C为顺应性,PEEPi为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由此可见,在V-A/C模式下,当容量设定不变后,气道压力会随着流量加快越来越大,当送气停止达到最大,即为气道峰压:
Ppeak= F×R +Vt/C+ PEEPi
Ppeak与流量、气道阻力、潮气量和PEEPi成正相关,与顺应性呈负相关; 送气停止后,气道压力立即下降,最终达到一个平台,即平台压:
Pplat = Vt/C+ PEEPi
Pplat与流量和气道阻力无关,仅与潮气量和PEEPi成正相关,与顺应性呈负相关。 接下来,我们看看机械通气时的波形:
气道阻力增大(如上图,由6cmH2O/L/S增大至12cmH2O/L/S)时,监测结果是气道峰压升高而平台不变。因此,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潮气量和流量设定不变的情况下,出现气道峰压升高而平台压变,则可以推测是气道阻力升高所致,临床常见原因有气道分泌物潴留、气道痉挛等。
顺应性下降(如上图,由100ml/cmH2O降至50ml/cmH2O)时,监测结果是平台压和峰压同时上升,果是单纯顺应性下降,则峰压与平台压差值不变,两者同步上升;如果是顺应性下降又合并气道阻升高,峰压上升幅度超过平台压上升幅度。同样也可以通过监测平台压变化推测病情变化,例如当台压升高时,可以推测是顺应性下降所致,临床常见原因有肺水肿、气胸、肺实变或不张、胸水等因此,V-A/C模式常用于监测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从而判断临床病情变化。 4.
读到这里,请判断一下下图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 需注意:在上述运动方程和波形监测中,气体是以流量不变的方式即方波送气,当波形改为递减波峰压和平台压会变化吗
可见:当流量值不变,仅仅将波形由方波改为递减波时,峰压降低,平台压不变。 6.
同样,P-A/C模式下:容量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同样可以应用运动方程解决,只不过需要适当变换:
Vt= (P—F×R—PEEPi) × C
由此可知,容量大小除了与预设压力和肺顺应性呈正比外,与气道阻力、PEEPi呈反比。
Vt = (P—F×R—PEEPi) × C
气道阻力增大,潮气量降低。
Vt = (P—F×R—PEEPi) × C
肺顺应性下降,潮气量下降。
由此可见,在P-A/C模式下,压力不变,唯一变化的只有潮气量,当其出现改变时,可能是由于气阻力和(或)顺应性变化所造成的,但无法判别。若需判断可更换为V-A/C进行快速判断。
看完这些,您是否对V-A/C和P-A/C有了大致的了解呢但要知道,这些特点都是在患者没有自主呼的理想情况下出现的,当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时,两者的差异将更为显着,预知详情,请看下篇。
二、升级篇:
图1
上篇说完了V-A/C和P-A/C的基本差异,但都是在患者没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比较的。当患者出现主呼吸时,两者的差异将更为显着。
1.
请问:V-A/C和P-A/C模式下各需要设置什么参数
图2
问题1: 图1和图2都是V-A/C模式,参数设置有何差异
答:不同在于:图1设置流量(Vmax),平台时间(TPL)和波形;图2设置流量和吸气时间
问题2:这两种设置,送气方式有何不同
答:首先,说明V-A/C时潮气量、吸气时间与流量、平台时间(Tplat)之间的关系: 潮气量大小即为流量-时间曲线下面积(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图3
由此可见,要保证潮气量不变,如果设置的流量大小不变时,将方波改为递减波,则送气时间延长(T1→T2). 另外,在方波送气的情况下: 潮气量=流量×送气时间
送气结束后不一定马上转换为呼气,等待一定时间即平台时间结束后才转换为呼气。因此对图1而实际吸气时间=送气时间+平台时间,送气时间=潮气量÷流量
图4
问题3:请根据上述关系计算图1中的吸气时间和图2中的平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