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10-14T10:00:55.2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1期供稿 作者: 刘阳 屈艳萍 路富荣[导读] 介绍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阶段步骤,论述运用PDCA循环对提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现实意义。
刘阳 屈艳萍 路富荣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131-02
【摘要】介绍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阶段步骤,论述运用PDCA循环对提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感染控制标准各个环节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在感染管理系统中PDCA循环的运用。 【关键词】PDCA循环 感染控制管理 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hospitals’quality Management
Abstract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characteristics,and phase steps of PDCA cycle,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usingPDCA cycl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of hospital.. according of the analyses of all aspects of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the 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and hopes that it has certain jobreference valu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of the ospital. Key words PDCA cycl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application
超级细菌是发生变异的耐药菌,超级细菌的出现,意味着抗菌素的后时代(指对某些病原菌感染的到来无药可用)的到来,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与困难。如何更有效地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扩散,预防超级细菌的感染和定植,将是今后医院感染管理领域中的主要工作重点。
PDCA循环圈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先生提出的一种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即P(计划)阶段——D(实施)阶段——C(检查)阶段——A(行动)阶段。根据PDCA循环制定质控计划、标准、然后实施,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为降低发生超级细菌的可能性,我们把体现科学认识论的PDCA循环圈运用到医院管理的实际工作。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实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循环反复的科学工作程序。把致病菌的多重耐药情况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呈阶梯式上升,对预防超级细菌这一更高目标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1.计划阶段(P)
通过现状调查,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送检标本中,检出致病菌10317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38.67%。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我院临床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耐药率增高。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多重耐药菌和MRSA的耐药现状最为严重,给临床医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以感染大肠埃希氏患者为例,如果是敏感菌导致的感染,治疗仅需要5000元左右,致死率为5%。但如果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感染,死亡率将升至10%—15%,临床治疗将花费到1.5万元。 2.实施阶段(D)
2.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医院质控管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贯穿于医院内的各行各业,交叉渗透于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当中,通过培训使全院医务人员熟悉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标准要求,从而克服医院质控工作与己无关的思想,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关口前移,使医院质控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2.2明确职责细化规章制度 与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等职能科室进行讨论,制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充分运用宣传单和设施标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重视环节质量,注重细节过程”的管理特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营造了全院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围。
2.3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应用 成立药物治疗委员会和抗菌药物管理指导小组,每季分析全院细菌耐药统计,提供临床指南。将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菌送检率纳入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目标性管理。对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实行奖罚结合。 3检查阶段(C)
督促检查是对计划实施的一个评定,只有不断地督促检查,才能保证管理体系的行之有效。医院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强化,可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流行。实行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质量控制管理科→各科质量监控小组→各班医护人员四级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科不定期到各科检查、督促、指导院感管理工作,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正,每月书面汇总反馈一次。各科质控小组自查1次,各班次医务人员每天下班前检查回顾当天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实行质控管理科与各科室的质控评估及双向反馈,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管理,避免遗漏工作。有利于医院质量控制管理的不断持续改善,体现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的的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精神。
4处理阶段(A)
通过各级各类的检查,每季度对细菌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医院质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将每季度的将监测结果以“医院质量监控信息”的形式向医院领导及各科室各部门进行反馈,并在每季度的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上进行全面总结回顾,拟定整改措施确定下一轮目标,作为下一循环的质量管理评价依据。并以此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和今后工作的目标和动力,使医院管理的质量达到持续改进的过程。 5.讨论
为准确检验医院管理措施的干预效果,分别于2008年11月21日,2009年11月11日和2010年11月2日对全院所有当天在院的病人(含当天出院的病人)进行了横断面调查。详见表1
PDCA循环管理模式经过2010年的临床实践与检验,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医院感染率从7.99%下降到3.62%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9.93%下降到47.05%。我院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的监测结果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DCA循环法在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实践中应用的效果显著。PDCA循环管理模式从标准的制订、目标的提出到贯彻执行,通过检查评价修订计划、标准,再贯彻执行,这就是循环法。事实表明对工作效果的评价,不能凭经验和印象去评价好与坏,要依据资料和数据进行质控,要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分析,以信息管理为基础,以数字化质控管理为依据,通过定期检查不断修正完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使PDCA循环管理法不断贯穿于医院质量管理之中,从而达到提高医院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的目的。
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在医院质量控制管理的实际运用,不但为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医院质量管理目标更加具体化。从根本上摆脱了靠经验管理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由事后补救变成了事前防范,将结果控制转换成了过程控制。充分体现了现代医院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参 考 文 献
[3]韦志福.运用PDCA循环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研究概况[J].广西医学,2009,31(3):85. [4]鲁茶平.医院感染的控制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 (3):175.
[1]张鹭鹭,李静,徐祖铭.高级医院管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8-10. [2]顾海.现代医院管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39.
[4] 阚全程PDCA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47-49 [5] 肖秀丽PDCA循环圈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8(11):58
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