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勤劳节俭,就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避免铺张浪费。做到勤劳节俭,就要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
(2)自强不息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是指自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不停息。
5.敬业奉献
(1)爱岗敬业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爱岗敬业,就要热爱本职工作;要做到爱岗敬业,就要认真履行职责。 (2)奉献社会是更高的道德境界
奉献社会,要有忘我的献身精神;奉献社会更要有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
三、遵守社会公德和传承家庭美德
1.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2.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第二节 抵制不良侵袭
一、杜绝不良诱惑
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 2.正确对待传媒影响 3.理性对待偶像崇拜
第一,不盲目“追星”。 第二,不疯狂“追星”。
二、杜绝不良行为
1.杜绝打架斗殴行为
16
2.杜绝偷窃行为 3.杜绝赌博行为 4.杜绝吸烟酗酒行为 5.杜绝早恋行为
早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容易引起情绪的不稳定。 (2)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3)不喜欢集体活动,容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 (4)容易引发违法行为。
三、增强自制能力
1.科学认识自制能力
所谓自制力,是指个体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语言的品质。 (1)自我管理 (2)自我教育 (3)在我控制
2.自觉提高自制能力
(1)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2)要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自制习惯 (3)要学会对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说“不”
第四课 增强法制观念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预防违法犯罪,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透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提高法律意识
17
一、社会与法律
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 法律具有预防作用 (3) 法律具有校正作用
2.我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的。所谓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和。
(1)宪法 (2)行政法 (3)民商法 (4)经济法 (5)刑法 (6)程序法
3.培养依法治国的观念
所谓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树立民主法治的观念 (2)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3)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
二、个人与法律
1.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培养法律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习法律知识 (2)自觉遵守法律 (3)参与法律实践
2.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主要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18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二节 预防违法犯罪
一、预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1.公共秩序与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国家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其主要任务是: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惩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3)预防灾害事故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二、预防误入犯罪歧途
1.犯罪及刑罚
(1)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2)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意义、作用和后果并加以控制的能力。
2.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18周岁的公民,实施了危害社会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1)犯罪动机的偶发性、模仿性强 这类犯罪人员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具有不良的道德情感,道德水平低下,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缺乏对社 会、对他人的责任感,个性狂妄,好逞能。 二是自制力差,犯罪动机情绪化。
(2)涉案类型中,暴力侵害、偷盗侵财的案件居多 (3)团伙犯罪较多,社会危害增大
3.预防犯罪从自身做起
(1)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
19
(2)自觉控制不良心理的影响 (3)自觉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和了解人生观、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如何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人的本质理解与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正确对待人生
一、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
1.理想与现实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在确立自己的理想时,不能脱离当前的现实。 (2)理想确立后,更要从现在做起,重在实践。
2.顺境与逆境
(1)顺境与逆境是人生常事。
(2)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身处顺境要保持头脑清醒,不骄傲,不沾沾自喜,谨慎而勤奋地利用顺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自己;身处逆境,不抱怨,不心灰意冷,坚强而平和的对待逆境的磨炼,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发展自己。
3.竞争与合作
(1)提倡正常有序的竞争。 (2)提倡真诚合作。 (3)坚持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视频:
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
一位女大学生的求职经历:从61次失败中起来 热能博士宁可乞讨不工作
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生态度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人生态度。把握人生需要采取的态度是: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