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个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12、民事审判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法定程序。

213、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为了解决行政纠纷,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

214、行政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15、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亦称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范围。

216、行政诉讼级别管辖: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重大、复杂的程度,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

217、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指不同地区的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

218、行政诉讼证据:指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219、国家继承:指一国丧失其国际法律人格或丧失一部分领土时,它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别国(一国或数国)的情况。

220、国家责任:也称国家的国际责任,指一国因违反国际法,侵害他国或国际社会的合法权益,从而构成国际不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221、国籍:是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的国民的法律资格,是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固定的法律关系,也是国家对一个人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法律依据。

222、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指一国在民事法律关系方面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

223、最惠国待遇: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

224、引渡:指一国把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225、庇护:指国家对于因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226、领土: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 227、领海:在国际法上,邻接一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228、公海: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域或内水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229、领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包括领陆和领水上面一定高度的空间。

230、国际组织:在广义上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狭义的则仅指政府间有国际组织。

231、国家承认:指现存国家以一定方式对新国家的存在所作的肯定认可,从而表明愿意与之建立或保持正常关系的政治和法律行为。

232、国际海底区域:又可简称“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及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的任何部分及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

233、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或法律选择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规范,它是在调整或处理涉及两个以上国家(法域)的法律的民事关系或民事争议时,指定应适用其中哪一个国家(法域)的法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则。 234、准据法:被冲突规范指定用来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法律。

235、识别:指依据一定的法律观点或法律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的性质作出“定性”或“分类”,把它归入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该援用哪一种冲突规范的法律认识过

程。

236、反致:指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确定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但乙国的冲突规范却规定应适用甲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本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237、转致:指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而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则应适用丙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了丙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238、法律规避:指当事人故意制造另一个连结点,以避开依有关冲突规范指定本应适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并取得自己所希望的准据法的适用,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关系的成立或确认的脱法行为。

240、国际民事诉讼法:指在诉讼主体中至少有一方当事人为外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

241、司法协助:指根据国家间签订的有关条约,或通过外交途径,一国法院接受他国法院的请求,协助进行某些诉讼行为。狭义的司法协助仅指协助送达诉讼文书和调查取证,广义的司法协助,则还包括协助执行对方法院做出的判决和裁决。

242、国际商事仲裁: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给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

243、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即通常所说的执法,指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实现法律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活动。

244、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等几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以确立和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地位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法律秩序。 245、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46、社会经济权利: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

247、审判权:依照法律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权力。

248、检察权:对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检察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49、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指法律赋予公民个人对自己的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50、相邻权:不动产的相邻人在相邻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251、侵权行为之债: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财产权或人身权利而使他人遭受损害时,行为人依法应对受害人承担的责任。

252、继父母子女关系:因生父或生母再婚从而使子女对后婚配偶所形成的关系。 253、保险人: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人。 254、投保人: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255、保险标的: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人的寿命和人体。

256、税法:是调整国家通过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产生的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57、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58、扶养:是根据身份关系,在一定的亲属间有经济能力的人对于无生活能力者给予扶助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法律制度。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个

212、民事审判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法定程序。213、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为了解决行政纠纷,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214、行政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15、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亦称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lljb0jyto79ew80o94h77xpo584e200qx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