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内部测试题
生理学 第 1、2 章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
(请大家认真对待平时测试卷,本套题结合最新命题趋势出题,含金量极高!)
姓名:
考试日期:
得分:
A 型题
01. 内环境稳态是指
A. 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的状态 B. 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C. 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D. 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的状态 E. 维持细胞内、外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 02. 下列各体液中,不属于机体内环境范畴的是 ...
A.血浆
D.淋巴液
03. 人体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B.细胞内液 E.脑脊液
C.组织间液
A.组织间液 B.血浆 C.淋巴液 D.脑脊液 E.房水 04. 维持细胞、组织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
A.神经调节功能正常 B.体液调节功能正常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D.血液的 pH 值不变 E.各器官间的功能协调
05.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前馈控制 B.负反馈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 06. 下列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中,属于神经调节的是
A.个体生长发育的调节 B.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C.躯体随意运动的调控 D.血糖维持稳定的调节 E.女性月经周期的调节
07. 下列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中,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A.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 B.保持或改变身体姿势的调节 C.寒冷时肌紧张增强的调节 D.男性睾丸功能的调节 E.强光下瞳孔缩小的调节
08. 在生理状态下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1
A.肾血流量调节 B.血钙水平调节 D.血液 pH 调节 E.体温调节 09.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 ADH 属于
A.远距分泌 B.旁分泌 D.外分泌 E.神经分泌
10. 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
C.动脉血压调节
C.自分泌
A.胃蛋白酶原的激活 C.细胞动作电位的爆发 E.生理性止血过程
B.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D.优势卵泡的发育过程
11. 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出现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12. 13. 14. 15. 16.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E.详见配套视频讲解 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存在正反馈控制的是 A.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 C.心房容量感受性反射 D.骨钙的动员和沉积 关于前馈控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 B.具有预见性,适应范围大 C.常在局部和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D.详见配套视频讲解 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的方式属于 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甲状腺上皮细胞的聚碘属于 A.出胞 B.入胞 C.单纯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在心肌的同步性收缩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化学性突触 B.紧密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 E.曲张体
C.水通道
17. 水分子快速通过细胞膜主要是借助
A.水泵 B.载体蛋白 D.单纯扩散 E.离子通道 18.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 E.有饱和性
19. 下列关于 Na+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C.需要膜蛋白帮助
A. 将细胞内 K+转运出去 B. 将细胞外 Na+转运入细胞 C. 转运等量的 Na+和 K+ D. 维持细胞内外的 Na+、K+离子浓度梯度 E. 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应 20.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到组织液的过程属于
A.入胞 B.易化扩散 C.出胞 D.主动转运 E.单纯扩散 21.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幅度接近于
A.钾离子电位
2
B.钠离子平衡电位
C.详见配套视频讲解 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静息电位之差
E.钾离子平衡电位与钠离子电位之和 22. 带电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
A.电位梯度 B.浓度梯度 D.钠泵供能 E.自由运动
23. 细胞膜内外正常 Na+和 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 K+通透性大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C.电-化学梯度
B.膜在安静时对 Na+通透性大 D.膜上 Na+-K+泵的作用
E.膜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增加
24. 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 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主要是由于静息时膜对
A.Na+有小量的通透性 B.Ca2+有小量的通透性
-C.Mg2+有小量的通透性 D.Cl有小量的通透性 25.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A.仅有少量 K+外流 B.仅有少量 Na+内流 C.没有 K+外流也没有 Na+内流 D.既有少量 K+外流也有少量 Na+内流 E.有少量 K+和 Na+同向流动
26. 逐渐增加细胞外液中的 K+浓度,静息电位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27. 降低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 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A.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A. 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B.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B.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C.不变
28. 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加时,静息电位将
C.不变
29. 关于终板电位的特点,错误的是 ..
A.只有去极化,不出现反极化 B.EPP 大小与 ACh 释放量有关
C.存在时间性、空间性总和作用 D.由 K+内流所致 E.终板电位没有不应期
30. 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共同表现形式是出现
A. 动作电位 B.局部电位 C.收缩 D. 分泌 E.收缩和分泌
31. 神经细胞在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的全过程中,Na+的电化学驱动力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由大变小而后恢复 D.由小变大而后恢复 E.没有变化
32.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中,膜电位值超过 0mV 的部分称为(不要看选项先想一想?)
A.去极化 B.超极化 C.复极化 D.详见配套视频讲解 E.极化
33.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Na+通道失活 B.K+通道激活
3
C. Na+通道失活和 K+通道激活
-E. K+通道和 Cl通道激活 34. 下列哪项不是动作电位的特征 ..
D.Cl通道激活
-A.由电压门控通道开放引起 B.去极化过程中膜电位可以逆转
C.幅度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 D.幅度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 E.Na+通道和 K+通道同时开放
35. 如果绝对不应期为 2 毫秒,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 A.5 次 B.50 次 C.400 次 D.100 次 E.500 次 36. 神经元的绝对不应期
A.仅出现在去极化期间 B.仅出现在复极化期间 C.仅出现在发生超射的 D.出现在锋电位期间 E.出现在后电位期间 37. 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 C.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 E.刺激持续时间 38. 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
A.Na+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 B.Na+通道开始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 C.K+通道开始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 D.K+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 E.Na+通道少量开放的膜电位值
39.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
40.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其中后一个锋电位最早见于前一次兴奋的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兴奋性恢复正常后 41. 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 B.刺激持续时间 C.细胞膜两侧 K+浓度 D.细胞膜两侧 Na+浓度 E.神经纤维的直径 42. 连续刺激不会使神经动作电位波形叠加的原因是 ..A.刺激间隔太短 B.存在不应期
D.细胞能量耗竭 E.细胞疲劳
43. 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ACh 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 对 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 对 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 对 Ca2+、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 对 Ca2+、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 对 ACh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44.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C.刺激强度太小
4
A.Ca2+的贮存库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将电兴奋传向肌细胞内部 D.使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45. 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以相邻朗飞氏结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得多
C.双向传导 D.不衰减传导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46. 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信号是
A.终板电位 B.感受器电位 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D.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E.锋电位 47. 当达到 K+平衡电位时
A.膜两侧 K+浓度梯度为零 B.膜外 K+浓度大于膜内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膜内侧 K+的净外流为零
48. 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 B.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C.在不同的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相当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49. 神经细胞发生的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共同点是
A.反应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B.反应幅度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 C.可以叠加或总和 D.都有不应期 E.都有 Na+通道的开放 50. 局部反应的时间总和是指
A. 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B. 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51. 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是
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C.锋电位 D.终板电位 E.后电位
52. 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处的吸收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实现的,抑制下列哪种功能活动可以影响该葡萄糖的吸收
A.钠泵 B.钙泵 C.质子泵 D.钠钙交换体 E.钠氢交换体
53. 体外实验中,用葡萄糖逐渐替代浸浴液中的 Na+,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发生改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54.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发生去极化的过程中,Na+的驱动力和 K+的驱动力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A. Na+的内向驱动力将逐渐减小,K+的外向驱动力则逐渐增大 B. Na+的内向驱动力将逐渐增大,K+的外向驱动力则逐渐减小 C. Na+的内向驱动力和 K+的外向驱动力都会逐渐减小 D. Na+的内向驱动力和 K+的外向驱动力都会逐渐增大 55. 能回收骨骼肌细胞胞质中 Ca2+的钙泵主要分布在
5
A.肌膜 B.肌细胞核膜 D.终池膜 E.纵行肌质网膜 56.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筒箭毒碱 D.六烃季胺 E.酚妥拉明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D.收缩蛋白 E.原肌球蛋白 58. 在终板区邻近部位可以记录到 MEPP 的原因是
C.横管膜
C.四乙基铵
57. 骨骼肌细胞在静息时,阻碍肌球蛋白的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C.肌钙蛋白
A. 运动神经末梢释放 1 分子 ACh 所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B. 运动神经末梢 1 个 AP 引起 ACh 释放所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C. 运动神经末梢没有释放 ACh 时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随机开放所致 D. 肌细胞自发的生物电活动
E. 运动神经末梢自发释放 1 个囊泡的 ACh 所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59.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
A.ACh 释放量增加 B.ACh 释放量减少 C.胆碱酯酶活性升高 D.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E.ACh 释放量减少且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60. 在横纹肌,引起肌丝滑行的始动步骤是
A.肌质中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B.横桥 ATP 酶活性增高,使 ATP 分解 C.肌凝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 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E.钙泵活动增强
61.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不包括
A.单方向传递 B.易受药物及环境因素影响 C.有时间延搁 D.非一对一传递 E.由 ACh 介导
62. 在生理情况下,机体的骨骼肌收缩形式主要是(不要看选项先想一想?)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单收缩 D.详见配套视频讲解 E.不完全强直收缩
63. 在骨骼肌发生强直收缩时,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A.幅度减小 B.幅度变大 C.相互融合 D.不发生融合
E.幅度增大但不融合
B 型题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D. 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64. O2 和 CO2 跨膜转运属于
65. Na+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属于 66.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属于
6
C.入胞作用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不受影响
67. 用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变化是 68. 增加细胞外液中的 K+浓度,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变化是 69. 增加细胞外液中的 Na+浓度,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变化是
A.Na+通道开放,产生净 Na+内流 C.Na+通道开放,不产生净 Na+流动 E.膜两侧 K+浓度梯度为零
70. 膜电位突然由静息电位改变为 0mV 时 71. 膜电位持续保持在 Na+平衡电位时
B.Na+通道开放,产生净 Na+外流 D.K+通道开放,不产生净 K+流动
A.电压门控通道
D.细胞间通道
72. 终板膜上的 ACh 受体属于 73. 突触前膜上的钙通道属于
B.化学门控通道 E.信使门控通道
C.机械门控通道
A.肌凝蛋白 D.肌钙蛋白
B.肌动蛋白
E.肌钙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
74. 骨骼肌细胞中作为 Ca2+受体的是 75. 肌丝滑行时,横桥必须与之结合的蛋白是 76. 具有 ATP 酶活性的是
B.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 E.自身调节 77.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腺分泌属于 78. 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79. 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过程属于
80.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血钙浓度属于
A.神经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X 型题
81. 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有
A.内环境理化性质固定不变 C.是机体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82. 与反馈控制相比,前馈控制的优点有
A.速度快 C.有预见性
83. 经通道易化扩散完成的生理过程有
A.静息电位的产生
B.包括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 D.主要依靠体内的负反馈控制 B.不会失误 D.适应性强
B.动作电位去极时相的形成
7
C.动作电位复极时相的形成 84. 下列哪些过程需要细胞本身耗能
A.维持正常的静息电位 C.动作电位复极相中的 K+外流 85. 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D.局部反应的形成
B.达到阈电位时出现大量的 Na+内流 D.骨骼肌胞质中 Ca2+向肌质网内部聚集
A.有结构特异性 B.有饱和现象
C.逆电-化学梯度进行 D.存在竞争性抑制 86. 质膜上的电压门控 Na+通道或 Ca2+通道打开后,肌细胞的膜电位
A.将向该离子的平衡电位移动 B.胞内负值将减小
87. 88. 89. 90. 91. C.将远离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D.将发生去极化 钠泵的生理作用有
A. 逆浓度差将胞内的 Na+转移到胞外,同时将胞外的 K+转移到胞内 B. 与静息电位的维持无关 C. 建立离子势能储备
D. 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
动作电位在单一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有 A.双向传导 B.不随距离延长而衰减 C.可以总和 D.相对不疲劳
可以通过幅度变化、总和效应在细胞上实现信号整合的电活动有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突触后电位 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的主要步骤包括
A. 三联管或二联管结构处终池中 Ca2+的释放 B. T 管膜的动作电位传导 C. 胞质中 Ca2+触发肌丝滑行 D. 原肌凝蛋白转变为肌凝蛋白
关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有 A. 接头前膜量子式释放的递质是 ACh B. 接头后膜有 N2 型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 C. 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
D. 终板电位是指一个囊泡释放的 ACh 所引起的反应
92. 关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肌管系统 B.Ca2+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C.电兴奋通过纵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D.横管系统对 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 E.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93. 可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转运方式包括
A.经载体易化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94. 局部电位的特点是
A.不是“全或无”式的 B.没有不应期 C.不发生叠加 D.电紧张传播 E.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95. Ca2+通过骨骼肌细胞肌浆网膜的方式有
8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D.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E.入胞 96. 骨骼肌和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相同点是
A. 雷诺丁受体(钙释放通道)控制胞浆内钙离子释放 B. 细胞膜上动作电位启动肌细胞收缩
C. 兴奋-收缩耦联依赖于胞外的钙离子内流 D. 细胞浆内钙离子来源
E. 肌肉舒张时钙离子回收的途径
97. 与骨骼肌细胞终池内钙离子释放和回收有关的活动包括
C.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A.L 型钙离子通道激活,通道发生构象变化 B.L 型钙离子通道激活,引起钙离子内流
C. 肌质网上的钙释放通道开放 D. 肌质网上的钙泵的活动
E.T 型钙离子通道激活,引起钙离子内流
98. 为使肌肉松弛可设法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
A.神经末梢的钙离子通道
C.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门控通道
99. 骨骼肌收缩时
B.神经末梢乙酿胆碱的释放 D.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 B.明带长度不变 D.肌小节长度缩短
A.暗带长度不变
C.细肌丝向 M 线方向滑行 E.H 带长度增大
100. 下列关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电-化学-电”的过程 B.ACh 释放的关键是 Ca2+外流 C.ACh 的释放是量子释放
D.ACh 发挥作用后被胆碱脂酶分解失活
E.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时,使终板膜产生动作电
参考答案 A 型题
01-10 B B B C B C D A E B 11-20 C B B E E C C D D C 21-30 D C D A D A B B D A 31-40 C D C E E D D A D B 41-50 D B B C E E E D E A 51-60 D A B A E B E E D A 61-63 D D D B 型题
64-73 A D E D D B A C B A 74-80 D B A A C B B X 型题
9
81 BCD 82 ACD 83 ABCD 84 AD 85 ABD 86 ABCD 87 ACD 88 ABD 89 CD 90 ABC 91 ABC 92 ABE 93 BCD 94 ABD 95 BC 96 AB 97 ACD 98 ABC 99 ACD 100 ACD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