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油浸物镜的使用 7. 复原
(五)放大率、镜口率和视野宽度 1. 放大率的计算 2. 镜口率(数值孔径) 3. 视野宽度 (六)测微尺的使用
(七)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二、植物制片技术
(一)临时装片法
1. 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即将浸洗过的玻片用纱布擦干。
2. 用玻璃滴管吸水,滴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或毛笔挑选小而薄的材料,放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3. 加盖玻片
4. 如果这种临时装片尚需保存一段时间,则可用10~30%甘油水溶液代替清水封片。 (二)徒手切片法
切片前,首先将材料切成2~3cm的小段,并将材料断面削平,然后用清水润湿材料断面和刀面,以减少材料与刀片间的摩擦力。切片,然后用毛笔将刀片上存放的薄片移入到盛水的培养皿中,再用镊子轻轻夹出薄而透明的切片,放到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然后盖片。 (三)压片法 1. 取材与预处理 2. 固定
3. 解离 4. 染色 5. 压片 6. 镜检与封片 (四)石蜡切片法 1. 取材与固定 2. 冲洗或保存 3. 脱水 4. 透明 5. 浸蜡与包埋 6. 切片 7. 粘片 8. 染色 9. 封片
10. 烘干、贴上标签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 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显微镜的构造;
2. 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动手操作,个别指导显微镜操作;
4. 仪器:显微镜,字体制片和生物制片。
VII、作业
1. 演示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描述石蜡切片的试验方法 3. 绘一张植物结构图
实验二 种子与幼苗与绘图技术
I、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种子的组成 2. 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 3. 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 4. 幼苗的类型 5. 植物绘图技术 II、重点和难点:
1. 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差别 2. 幼苗出土和留土的原因 III、学时:
4学时 IV、基本内容
(一)种子的形态类型及结构 1.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取一粒已泡胀的菜豆种子,包在外面的革质部分是种皮。剥去种皮,首先看到的是两片肥厚的子叶,在两片子叶的一端有一个尾状物为胚根。小心打开两片子叶,用放大镜观察,在胚根的另一端可见到胚芽,注意观察两片子叶着生的位置。 2.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取一粒已泡胀蓖麻种子观察;小心剥去种皮,其中白色肥厚的部分为胚乳,用刀片小心的沿平行于宽面做纵切,可见到平铺于胚乳上的两片大而薄的子叶;用放大镜可清晰看见子叶上的叶脉,以及胚根和胚芽。在取一粒种子,用镊子小心剥去胚乳,剥出一个完整的胚,在解剖镜下观察胚的各部分。 3.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取一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的籽粒,也称为颖果(因其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进行观察。用刀片从垂直于小麦籽粒的背面正中做纵切,并在籽粒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然后用放大镜或解剖镜观察纵切面。观察此时籽粒中胚乳和胚部的颜色变化。 4.单子叶无胚乳种子
对慈姑的种子进行解剖观察 5.多子叶有胚乳种子
对松籽进行解剖观察 (二)幼苗的形态观察
1. 观察豌豆或菜豆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苗,注意胚在发育过程中最先伸出的是哪一部分?注意它们的子叶是否伸出土面?
2. 观察小麦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苗,观察胚在发育过程中最先伸出的是哪一部分?注意它们的子叶是否伸出土面? (三)植物绘图技术 1.植物绘图的基本要求 (1)高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真实感 (3)精细而美观
(4)专业性 2.绘图仪器和用具
用具:铅笔(HB、2H、3H、1B、2B)、橡皮、画板、直尺、圆规、放大尺(比例规)、放大镜、描图桌、绘图纸、绘图钢笔等。
仪器:显微镜和实体解剖镜、幻灯机、投影仪、扫描仪、反射幻灯机等。 3.绘图方法与步骤 (1)观察 (2)绘制草图 (3)核对定稿 (4)标注部位名称 V、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学时:实验内容讲解
3学时: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VI、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具等的使用
1. 用演示的方法向学生讲解种子的构造; 2. 学生动手操作,解剖大豆、蓖麻和小麦的种子;
3. 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小麦的胚,了解单子叶胚的构造,个别指导显微镜操作; 4. 仪器:显微镜,字体制片和生物制片。
VII、作业
1. 绘制大豆种子结构图 2. 绘制小麦的胚结构图
3. 说明豌豆和菜豆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