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姚鼐对汉学不绝对排斥,他在坚持宋学立场的同时,对汉学的长处也有所肯定,有所吸取,所以能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统一的散文创作主张。
【答题技巧】“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9.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颓坏/迄亡天下/然世犹或爱其说辞/不忍废也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先读句子,找出句子中的人物以及一些虚词。比如本句中“以”“然”“以”等,往往就是断开的地方。
【举一反三】文言文断句可以借助一些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孰与、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纵、纵使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0.(1)学者很讨厌功令载录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厌恶那些浅薄的儒生不考求古代的东西而被近代的东西所蒙蔽。
(2)嘉定钱献之君,记忆力强,又精于思考,是当今读书人中的魁杰,我曾经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并不排斥我的意见。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
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1)“恶”-厌恶、“考古”-考求古代的东西、“蔽于近”-被动句式。(2)“识”-记忆力、“以”-把、“不吾斥”-宾语前置句。
【答题技巧】答古文翻译题时,要字字落实,即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这实际是落实关键词语。再就是句句通顺,这里面包含了落实特殊句式的问题。还有就是正确处理直译和意译的关系。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既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还要灵活,准确表意。本题两个句子重点考查古今异义词,比如“任意”“不用”“学者”,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解释的时候要分开解释。 【参考译文】
孔子去世后,大道便衰微了。汉代儒生在秦始皇毁灭学术之后,开始设立专一的师门,各家抱住一部经书,老师学生一代一代地传授,同辈之间怒恨嫉妒,不肯互相交流理解彼此的学术,对于圣人的道理,就像相互之间建筑了墙垣,闭塞了门户里巷一样。时间长了,博通的儒家学者逐渐出现,贯穿各类经典,互相比较证明,择取那些优善的说法。到后来又衰弱了,便用谶纬的说法夹杂其间,用怪癖卑俗琐碎的东西搅乱学术,世人又讥笑这类学说。大约到魏晋时期,清谈空论的风气大盛,学者们都以擅长清谈为高雅,把章句之学看得尘垢一般,一个个放纵怪诞,萎靡颓伤,直到天下灭亡。然而世间还是有人喜欢那些清谈家的言论,不忍心废弃。从此南朝北朝分裂对峙,学术主张也不相同,一直持续了五百多年。唐朝统一天下,兼采南北两派的长处,确定作出经义的疏解,明白告示天下统一贯彻,但所取观点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还没有折衷是非,取得公认的说法。到了宋代,真儒才领会了圣人的要旨,各种经书才大致有了确定的解释。元代明代遵守宋儒的观点,并制定求取功名的法令。当明代屡次出现昏君败坏政治,士大夫却能维持国家纲纪法制,明确守持节操道义,使明朝维持了很长的时间才灭亡,这大概是宋儒论述力学的效果吧!
再说天地的运动,时间长了,必定要发生变化。所以夏朝崇尚忠义,商代崇尚朴质,周代崇尚文化。当学者发生变化时,如果有大儒把握根本,整治弊端,那么推崇的就会比原来的好,否则就赶不上原来的,从汉代以来都是这样。从明末到现在,学者很讨厌功令载录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厌恶那些浅薄的儒生不考求古代的东西而被近代的东西所蒙蔽,于是专心于考求古代的名物制度、字句训释、六艺知识,以博洽来衡量学问,以相互挑毛病、相互批驳为努力的目标。而严重的,竟想全部抛弃程朱理学,而以汉儒为正宗,猎取枝节而
舍弃根本,搜寻细微而漏掉重大,这难道不是太糊涂了吗?
嘉定钱献之君,记忆力强,又精于思考,是当今读书人中的魁杰,我曾经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并不排斥我的意见。虽然如此,但他毕竟还是居住在京师这种各学派混杂在一起的地方。钱君将要返回江南而到岭南去,旅行几千里,身边没有朋友,只能看到高山大川和高大的树木,听到鸟兽的怪异鸣叫,四面环视天地之内,寥廓苍茫,在这种情况下低头思索古代圣人留给后人的训导和教诲世人要以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的用意。那么和我的观点,将会变得更加一致吧! 二、 9.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冲:要冲,交通要道。
【答题技巧】借助词义引申推断。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词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一个实词的意义可能很多,但一般都是由本义或常用义引申、比喻、或假借而来的。我们如果能够了解词语词义的引申演化过程,在阅读时学会适当的引申推想,就往往能够对词义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比如“退”本意向后移动,此处引申为谦让。 10.A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A项,介词,凭借、依靠。B 项,代词,那些;副词,表反诘,难道。C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 项,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并列。
【答题技巧】文言虚词题,要掌握虚词的意义,解答时,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例如文言虚词“因”的用法规类 ⑴于是,就。例: ⑵依照,根据。例: ⑶.依*,凭借。 ⑷趁着,趁此。 ⑸通过。 ⑹因为。 ⑺缘由,机缘。 ⑻.沿袭。例:因遗策。 ⑼继续。A项,介词,凭借。 11.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本题从分析人物品质的角度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分析可知,“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意思是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所以应该抓住“隐居”和“养家”来作答。①句是说行人的,⑥句是说行走的路线和时间,这两句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题技巧】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 12.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分析可知,“认为一个人不能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之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田终老”有误,从原文“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佳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可以看出,作者对张氏子孙的出仕与隐退都是赞赏的,题中只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因此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
【解析】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13.(1)园中所有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适合人的心意,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力气而且用了很长时间。 (2)将要离开的时候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
我打算在泗水旁边买地养老。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1)可-适合、信-相信、且-而且。(2) “莫余厌”宾语前置句和“买田于泗水之上”状语后置句,“老”作动词。
【答题技巧】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可以归结为补省略、调语序、看活用、悟多义。
13.(2)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注:必须三处,对一处得1分;多画不给分;少画且正确,对几处给几分。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先读句子,找出句子中的人物以及一些虚词。比如本句中“以”“然”“以”等,往往就是断开的地方。
【答题技巧】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等。 参考译文:
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走了八百里,才来到汴水之北灵壁张氏家的园林。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高大的修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我从徐州改知湖州,由应天府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我坐着小轿来到他家门前,见到了张氏的儿子张硕。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
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伯父殿中君和他父亲通判府君那一代,开始在灵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