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是融合了现代制药技术和生物化工技术的新型高科技产品,也是近年来中药占领国际市场的新品种,加工程度与科技含量较高。随着近年来国际上“回归自然”、“绿色消费”已成时尚,天然植物药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现代医疗保健的理想选择,由此营造了巨大的天然植物药产品市场和植物(中药)标准化提取物产品市场。受世界植物药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2004年以来,我国植物(中药)提取物出口呈现量价双增良好势头,尤其是出口均价有了大幅提高。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植物(中药)提取物出口2.93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业界专家预计,我国植物(中药)提取物对几个大市场的出口仍将稳步增长,增幅将超过20%。全球植物药市场在2005年突破260亿美元,2006年产值更将突破350亿美元,植物(中药)提取物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植物药大国,陕西省是中药资源一大宝库,又有着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因此发展植物(中药)提取物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我国植物(中药)提取物生产和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植物(中药)提取物在国际上所占的份额仅为4%左右。植物(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是国际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的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是现代植物药先进技术的载体,该类产品在符合GAP、GMP要求下进行生产,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质量检测技术,如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HPLC、HPTLC、GC、GC-MS、HPLC-MS等分析仪器和技术在国内植物(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中得到普及和应用,而在中成药生产中应用甚少,它体现了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要求。植物(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是对植物药材的深度加工,具有开发投入较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广泛等优势和特点,是目前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理想方式;植物(中药)提取物经数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出口比例已超过中药,并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植物(中药)提取物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专业生产企业有200家以上,不少中成药、精细化工等生产企业也生产提取物,经营企业有800-900家,经营规范普遍较小,最大不超过千万美元。植物(中药)提取物品种在180种以上,现有的品种可分为3类:单味标准化提取物,如大蒜、大豆、生姜、辣椒、川芎、越桔、紫锥菊、小白菊、缬草、枳实、当归、黄芪、五味子、灵芝、蒺藜、厚朴、刺五加、贯叶连翘、红车轴草、银杏叶等提取物;复方中药提取物,如补中益气方提取物等;纯化提取物,包括活性部位和单体化合物,如大豆异黄酮、人参皂苷、茶叶提取物(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咖啡因、儿茶素)、茄尼醇、烟碱、白藜芦醇、石杉碱甲等。从1996年到2004年间,中药材、植物(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三种形态的中药产品在全部中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显著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植物(中药)提取物所占的比重上升。中药材是最初级、附加值最低的中药产品,位于相对加工上游的位置;中成药是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最高;而植物(中药)提取物处于加工链条的中游。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应当相对减少以中药材形式出口,增加经过加工的产品,如植物(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的出口。中药材出口额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75.5%降低到了2004年的46%,而同期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由9.7%增长到38.3%。但是中成药的出口增长却令人失望,连续8年一直在15%-16%左右波动,没有任何增长趋势。有关分析认为深层次原因在于:从中药材到植物(中药)提取物,只需要医药工业装备、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提高;但是要提高中成药的出口,却涉及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如我国药厂的国际药政能力、国际营销能力、中成药被其他国家接受的程度等等,这些都是制约中药/中成药真正走向世界的重大问题。在中药材、中成药、提取物三个大类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所具备
的资源、劳动力成本和技术优势,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进一步熟悉,植物(中药)提取物将增长最快,预计2006年增长将在20%左右。 我国在中药资源的精深加工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①中药资源深加工利用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②中药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小,利用率低,产品单一;③制备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上述原因导致中药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资源的潜在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利用中药功能性成分的工业化制备生产技术成果,开展中药资源精深加工及产业化开发,同时,利用本身的技术和研发优势开发并生产多种其他植物标准化提取物产品,如大蒜提取物、大豆提取物、生姜提取物、辣椒提取物、葛根提取物、烟叶提取物(茄尼醇、烟碱)、贯叶连翘提取物、银杏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枳实提取物、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红车轴提取物等。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 植物提取物国际市场分析 植物提取物市场是一个正在发展并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市场。据1999年Freedonia Group公司的估计,全球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每年增长13%,到2002年其总体规模将达到预期的20亿美元,而2004年实际己达到了60亿美元。而联合国的估计数字更高,年增长率在10~20%之间。联合国估计1996年药用植物的交易额为13亿美元(约44万吨)。印度Exim银行最近的估计是,世界药用植物的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年,主要供应商来自印度、巴西和中国。大多数需求是从全世界每年50万吨干燥野生药用植物原料得到满足的,西方国家无疑是这些天然产品的潜在消费者。目前各国使用中的药用植物总数已达1万种左右。国际市场植物提取物主要是直接用于植物药的原料,其次用于食品、化妆等行业。目前植物药国际市场总量约为260亿美元,销量比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品种,如大蒜、生姜、大豆、绿茶、银杏、人参、升麻、紫锥菊、贯叶连翘、芦荟等。大蒜、大豆和银杏提取物制品目前仍是植物药销售的最大品种。国际市场的银杏成品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以1998年为例,我国出口中药提取物近1.2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左右,市场开发的潜力很大。2004年我国出口植物提取物2.23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仍在4%左右,美国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展现更为巨大的市场潜力。 欧美市场上产值较大的品种仅20余种: 据2001年调查统计,国际上植物药、草药及保健仪器的市场年销售额在200亿美元左右,在欧美市场上产值较大的品种也仅20余种,依次是:紫锥菊(免疫促进剂,用于感冒及流感);银杏叶(用于心脑血管疾患);大蒜(降血脂,抗菌);人参(强壮剂,具适应原样作用);西洋参(强壮剂,具适应原样作用);贯叶金丝桃(抗忧郁,抗病毒);乳蓟子(肝脏解毒,用于肝炎等);锯叶棕(用于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炎);芦荟(泻下、美容等);刺五加(免疫调节,强壮);短舌匹菊(小白菊)(用于偏头痛、眩晕等);缬草(镇静,安眠);大果越桔(用于泌尿道感染预防);母菊(洋甘菊)(肠胃道痉挛及炎症,外用消炎);穗花牡荆(月经不调,经前综合症);咔瓦胡椒(精神焦虑、不安静以及应激状态);欧山楂(用于心血管病症);黑果越桔(能增强血管的通透性);总状升麻(更年期症状);欧七叶树(用于外周期脉血管失调疾患)。FDA美国药典委员会对2004年美国植物提取物零售市场的调查表明前20位的提取物依次是:大蒜、紫锥菊、锯叶棕、银杏、大豆、大果越桔、人参、总状升麻、贯叶连翘(贯叶金丝桃)、水飞蓟(乳蓟子)、月见草、缬草、绿茶、黑果越桔、葡萄籽、淫羊藿、育亨宾树、欧七叶树、刺五加、生姜。这20种提取物占总个市场份额的95%. 由上可以看出,从资源角度讲,我国掌握有国际上畅销的绝大部分植物药品种,即使我国暂无资源的种类,短期内在我国引栽培也不很困难。目前关键是如何加强和提高自身在草药
质量、工业化生产技术水平、市场营销方面的科学管理水平,严格执行GAP、GLP、GCP、GMP等一系列规范操作规格。 此外,国外对我国感兴趣的中草药品种还有: 丹参(丹参酚酸;抗氧化,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雷公藤(二萜内酯三环氧化合物;作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抑制); 葛根(异黄酮类及化合物;冠心病,解酒及酒精肝脏毒); 千层塔(石杉碱甲、乙;促智,防治老年痴呆); 黄芪(三萜、多糖;免疫促进); 升麻(9,19-环羊毛脂烷型三萜化合物;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 锪木(三萜皂苷类;免疫调节,肿瘤防治); 三七(三萜皂苷类;冠心病防治)’; 叶下珠(珠子草)(多酚类,木脂素;肝炎防治,抗病毒,抗肿瘤); 五味子(木酯素;肝炎,抗氧化); 灵芝(甾类及三萜类,杂多糖;免疫调节,降糖及降脂,肿瘤防治); 枸杞子(糖肽、胡萝卜素类成分;免疫促进,抗衰老,肿瘤防治,明目)等. 中成药、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产品的几个主要市场及其容量: 美洲市场容量(以美国为主)约为100亿美元; 欧洲市场容量(以德法为主)约100亿美元; 亚洲市场容量(以中、日、韩、东南亚为主)约100亿美元; 其他(俄罗斯、澳、新、非洲)约40亿~60亿美元。而植物提取物占总份额38%左右。 2.2分地区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剂市场分析 主要国际提取物物市场按照一般惯例,划分为以下地区讨论: 亚洲市场(包括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 亚洲草药提取物市场估计为7~8亿美元,我国约占其市场份额的15%左右。 日本和韩国市场: 国外的亚洲市场主要是日本和韩国市场,日本、韩国的植物提取物源头来自中药,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分别大力发展汉方药与韩药,汉方药与韩药源自中医中药。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与一定的科研基础的支撑,汉方药与韩药有了较快的发展,其对单个植物有效成份研究等方面,曾经一度在世界上领先。对药物有效成份的定向提取,形成了最初的植物提取。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汉方药在日本国内进入艰难时期,日本的汉方药经营企业在对汉方药进行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同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开发与对保健食品的开发。对植物有效成份的研究与提取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日本对甘草有效成份的研究,已经开发出诸多新的品种,并有望从中开发出有效的抗癌新药。日本、韩国的国内植物资源有限,土地与劳动力的成本相对昂贵。生产原料大部份来自中国,近年来,日本汉方药的著名生产企业如津村株式会社等,在中国发展中药材的生产与加工的合资企业。一些日本和韩国的企业还将植物提取的生产车间放在中国,在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植物提取。日本最大的生产厂是津村株式会社,销售额97年65.08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4.58亿元人民币,2000年销售额49.9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4.57亿元人民币. 韩国市场: 人口629.7万人(1998年),其中华人2万。据汉城大学的一份报告指出1999年韩国制药业产业规模约为68.65亿美元,位列世界第10名,但受经济危机影响,最近几年增长缓慢。主要的中药/韩药公司韩国共建成中药厂80个,占全部中西药厂总数的22.2%。自1992年以来,已逐步实施了中药制剂生产的GMP标准。 台湾、香港: 随着我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台湾、香港与大陆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的同步性也越来越明显。台湾的植物提取是随着台湾的中医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同步发展的。台湾中药的市场规模有限,至90年代末期70多个中药生产厂家在争取2400万人口中的中药市场份额。至2000年已有了50%以上的中药生产厂家通过了药品生产的GMP认证。生产厂家要不断通过科技开发,提高中药的科技含量来争取市场的占有额。“科学中药”不仅将市场的目光放在台湾岛内,更主要的是要寻求更广大的国际市场。“科学中药”的研发,促进了植物单个有效成份的研究与提取技术。台湾顺天堂制药厂常年生产300多个品种的中
药,其中相当大的成份是植物单味提取物组成的“科学中药”。“科学中药”比传统中药更适宜于进入国际市场。顺天堂一半的销售额是在国外。台湾的港香兰在美国的公司常年销售300多个品种的植物提取物,是台湾在境外的最大的销售公司之一。香港与植物提取相关行业的生产与研发能力都不强。香港主要是经营内地产品的转口。由于植物提取物的出口经营中相对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加上价格竞争激烈,近年来国外经销商大都直接寻找境内的生产厂家,因而香港在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转口地位也迅速下降。 欧洲市场(主要指欧共体): 欧盟以植物提取物作为植物药产品的原料更为普遍,1998年植物药产品销售约88亿美元,参照美国市场比例估算,1998年提取物销售额约为15.1亿美元,该年度我国出口欧洲提取物为487万美元,仅占其市场份额的0.3%。欧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的化妆品、保健食品的市场与生产研发中心。 1995年以来,欧洲的植物提取物市场增长幅度比较大,多数国家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甚至个别国家高达16%(如英国、荷兰)。 增长最快的植物提取物草药有三类: 一是有预防作用的保健药品,如大蒜、人参、大豆、绿茶、生姜等; 二是医学机构认可的老产品,如缬草制剂、母菊等治疗失眠和神经错乱的产品; 三是发现了新治疗作用的老产品,如母菊、山楂、蕃泻叶、月见草油和银杏制剂等。目前欧洲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对植物提取物持积极的态度,加强了对植物药和传统药的研究,以银杏制剂为代表的植物药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德国目前是欧洲植物药研究与开发的中心,德国研究开发的植物药多达几十个品种,在德国所有药品中,有近40%的药品含有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各种有效成份。对传统药尤其是中医药的研究也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BIDS是英国的国际科技论文的数据库,自1997至1999年的3年间,收入BIDS有关中医药原文献大约有300篇。其中,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研究分别为27%和22%,来自德国的7%,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各占5%,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占34%。其次,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与食品、烟酒等行业中使用的量也非常大。欧洲对来自中国的植物提取物的依赖性不是太大,部份产品用中国的植物提取物进行混合使用。不少欧洲公司在中国发展人工GAP种植,并在中国当地进行提取。西欧12国有人口3.5亿,其医疗卫生和医药工业均非常发达,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的药剂营业额分别为世界第三、四位。与强大的西药市场相比,西欧植物药市场规模虽然很小(1992年植物药的销售额达17.6亿美元),但发展很快,年均增长率达10%,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处于兴盛时期。欧洲植物药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有700年的历史,而在西方草药市场中,西欧植物药市场比较发达。根据1998年报道,1996年欧共体市场OTC植物药德国年销售额3500万美元,占50%,法国1800万美元,意大利700万美元,英国400万美元,西班牙300万美元,荷兰100万美元,其它130万美元,总计7000万美元销售额。1997年,西欧植物药占全世界植物药销售量的30.6%,约占西方草药市场2/3。在西欧的功能食品销售总额中植物药占59%,所占比例为全球最高。植物药销售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其中德国植物药市场规模最大,约占西欧植物药市场一半。 根据欧洲立法情况可将欧洲市场分为三类: ①具有竞争力的德、法植物药市场: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两个植物药市场,其销售总额占欧洲植物药市场的70%以上。1997年法、德的植物药制品销售额分别为11亿和18亿美元,分别占法、德OTC市场总额的27%和33%。在德国,大多数植物药制品(占84%)通过药房出售;11%由杂货店出售;超市占5%。当前最畅销的植物药为治疗咳嗽和感冒的产品。在法国,植物药主要由药房出售,今后可能要
发展到药房以外。在德国和法国,政府和医药界承认植物药可作为合成药物的替代品,植物药大部分已获许可证,可在药店销售。德、法的植物药市场较为成熟,具有与西药竞争的势力。其中,德国是欧洲植物药市场最发达的国家。 ②发展受限制的英国植物药市场: 英国为欧洲第三大植物药市场,通过药房、杂货店出售植物药制品的总销售额为2.2亿美元。 ③市场较混乱但发展迅速的意、西、葡等国的植物药市场. 在欧共体各国销量较大的植物药主要是银杏、人参、大蒜、海藻类药物等。 销售渠道:①健康食品商店;②药店。在不同的国家情形不同,在草药市场发达的国家,如德国和法国主要通过药店销售;而不发达的国家则不同。但在西欧药店数目在事实上超过了健康食品店。主要的植物药公司:欧洲植物药公司约2000家,销售额在500万英镑以上公司约30家。 欧洲畅销植物提取物及制剂: 薄荷:在欧洲国家,薄荷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应激性肠炎等。薄荷油胶囊至今在西欧国家畅销。 小白菊(又名雏菊):是西欧国家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传统草药。用于治偏头痛、风湿病等多种疾病。 山楂:西欧产的山楂其作用与毛地黄有些类似,即可用作强心剂,许多老年心脏病患者及有心衰症状者服用山楂胶囊后均能见效。山楂黄酮可能有扩张血管及增强心功能等作用。 生姜:在欧洲民间传统上用作止吐剂。至今在欧洲各地药房里均可购到生姜粉胶囊作为治恶心、胃痛与呕吐的药品。 芦荟:芦荟有降血糖作用,而且对人体十分安全,故芦荟制剂有望成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药物。由于欧洲Ⅱ型糖尿病病人有数百万之众,故芦荟作为降血糖药可能成为最有市场前途的天然药用植物。 银杏:目前银杏制剂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市场上的总销售额估计已超过已超过20亿美元。随着世界性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预计其销售额还将逐年增加。欧洲市场上的畅销植物提取物还有贯叶连翘、人参皂甙、大蒜、大豆、绿茶、松果菊、白毛莨和葡萄籽提取物等。 德国市场: 位于欧洲中部。德国经济在欧洲最强,德国的草药市场不仅影响着欧共体植物药的法规,而且多少也影响到美国的政策。德国的草药市场在欧共体国家中是最先进的,它也是植物疗法药物与合成药物激烈竞争的唯一国家,不论在处方药还是OTC药物方面,都是如此。德国市场的实力也反映出该国政府对草药的积极态度。1996年德国植物药销售额35亿美元,每年递增10%。并且德国民众对于植物药的接受程度一直在不断增长,1970年德国公众有52%用植物药,1993年达62%,1997年达62%。在德国很少有植物药作为食品销售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美国较为普遍,几乎所有植物药制剂均以“食品补充剂”名义上市销售)。由于这些系统化标准化的工作,也使草药在德国民众中树立了信心和威信。目前全球天然药物(包括各国传统药物)年销售额260亿美元左右,欧洲就占了一半,德国居西欧之首,德国也是欧洲最早开发植物治疗药物国家。销售额占欧共体总额的78%以上,人均消费达14.4英磅。德国药物学家最早从中国银杏叶中提取出标准化银杏制剂“强力梯保宁”(内含银杏黄酮24%,若内酯6%),现银杏制剂全球总销售额已逾20亿美元。此外,德国对金丝桃素的开发也是世界最早,现销量居全球第一。迄今,德国已有几十种植物药进入医院处方药名单。植物药的使用在德国呈上升趋势。1970年只有52%的国民使用植物药,1997年则上升到62%,医生的处方中,植物药占22%,其中大多经专家委员会批准的。在自我药物治疗的人群中,66%用来治疗感冒,38%用来治疗流感,25%用来治疗消化性疾病、头痛和失眠。在西欧,植物药销售额在500万英镑以上的公司约有32家,其中11家是德国的植物药公司,主要有舒瓦贝、马道斯、纳特曼。在德国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是银杏制剂,主要适应外周和脑循环疾病。山植制成的商标名为克拉蒂古特的产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