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础会计教材电子版(2011)个人重新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才能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信息才有价值,所以为了实现会计目标,就必须遵循会计信息有效性。

根据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及时取得有关凭证;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有关方面。 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小问题:A企业12月20日销售商品25万元,货款在第二年的1月10日收到,请问应确认为12月收入?还是1月份收入?哪种更能准确反映企业当月的经营成果?如果11月5日预收了货款,12月20日才发货呢,那什么时候确认收入? 1、权责发生制原则

这是指收入和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具体来说,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应景当期支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原则,也称为应收应付原则。如在此原则下,上问题销售行为是在12月发生,收入应由12份取得的,即使没有收到,也是属于12月份的收入。而11月或1月即使收到款项,由于没有发生销售行为,也不能作为当月收入确认。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是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如在此原则下,上问题只要是在1月10日收到货款,不论这款项,是不是由本月业务实际发生的,都作为1月份收入。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都是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是由于会计分期前提,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因此在确认收入或费用时,就产生了上述两种不同的记账基础,而采用不同的记账基础会影响各期的损益。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会计处理可以正确地将收入与费用想配合,正确计算损益。因此,企业即营利组织一般采用责权发生制为记账基础,而预算单位等常采用收付实现制。

小问题:A制造企业12月销售自产商品取得收入420万元,这批商品成本220万元;同时A企业兼营运输劳务取得收入16万元,各种汽油费、过路费及税费等花费7万元;为维持A企业12月份正常经营运转,支付管理人员工资5万,办公费18万,销售费用20万;请问A企业销售商品取得利润是多少?A企业运输劳务利润是多少?12月份A企业利润总额是多少?

2、配比原则。

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正确运用配比原则,将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才能完整地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

21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当确定某一个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的费用,以正确确定该期间的损益。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如将销售商品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互配比,A企业销售商品取得利润是200万元;将兼营运输业务的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相互配比,A企业运输劳务利润是9万元;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所有收入与当期应负担所有成本、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想配比,12月份A企业利润总额是166万元。

小问题:B企业12月份收入360万元,经核查12月支出明细如下:管理人员工资120万元,购买固定设备100万元,报刊费1万元,电话费4万元,办公用品消耗6万元。因此当月的费用是131万元,利润是229万元。问为什么同样是支出,固定设备支出不作为费用,与当期收入配比,固定设备支出与报刊费等其他支出有什么区别? 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这是指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将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对于一项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仅与当期有关,则这项支出就作为收益性支出;如果该支出的经济效益不仅与本期间有关,而且与几个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确确认当期损益和资产价值,保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如,固定资产支出,提高企业生产运营能力,其使用期限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所以其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与当期有关,而且与以后几个期间有关,所以属于资本性指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

小问题:2005年12月购买的固定设备原值是1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2006年12月,该设备账面价值90万元,如果继续使用9年该设备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入现值为91万元,但如果用此设备进行债务清偿,其公允价值为95万元,请问2006年12月如何确认该设备的价值,能客观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请帮忙看下,这个例子引出历史成本原则是否合适??谢谢) 4、历史成本原则

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司机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其后,如发生减值,应当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历史成本的依据是,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便于核查,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历史成本数据比较容易取得。按照此原则,企业的资产应以取得时所耗费的一切成本作为入账和计价的基础,而且此成本也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但也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但前提是,要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

22

靠计量。

第四节:会计方法

一、会计方法的概述

会计方法是指用何种手段去实现会计的任务,完成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本节只介绍会计核算的方法,它是初学者学习会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至于会计预测、控制方法以及会计分析方法将在以后相关课程中,结合具体业务讲述。 二、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七种方法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反映和监督方法。会计对象包含的内容纷繁复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就是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事先规定分类核算项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的账户,以取得所需要的核算指标。

正确、科学地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细化会计对象,提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满足经营管理需要,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基础。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法。复式记账一方面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引起资金运动增减变化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通过账户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例如,用银行存款6 000元购买材料,采用复式记账法就要同时在“原材料”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分别反映材料增加了6000元,银行存款减少了6000元。这样就能在账户中全面核算并监督会计对象。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各单位发生的任何会计事项都必须取得原始凭证,证明其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原始凭证要送交会计进行审核,审核其填制内容是否完备、手续是否齐全、业务的发生是否合理合法等,经审核无误后,才能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记账的依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统称为会计凭证。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它能

23

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可靠,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具有一定格式,用来记账的簿籍。登记账簿就是根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法,把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内容连续地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的方法。借助于账簿,就能将分散的经济业务的进行分类汇总,系统地提供每一类经济活动的完整资料,了解一类或全部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更加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账簿记录的各种数据资料,也是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依据。所以,登记账簿四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例如工业企业要计算生产产品的成本,就要把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所耗用的材料,支付的工资,以及发生的其他费用加以归集,并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质、货币资金进行实物盘点,对往来款项进行核对,以查明实存数同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正财产清查中发现有财产、资金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不符的情况,应该即使调整账簿记录,是账存数与实存数一致,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明确责任。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物资管理,保证财产的完整,并能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编制会计报表是对日常核算工作的总结,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出会计报表,一个会计浅见(一般指一个月)的会计核算工作即告结束,然后按照上述程序进入新的会计期间,如此循环往复,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个过程也称为会计循环。 上述会计核算的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体系。这些方法相互配合运用的程序是:1.经济业务发生后,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2.按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3.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进行成本计算;4.对账簿记录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账实相符;5.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和其他资料,

24

时行必要的加工计算,编制会计报表。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图表1—4所示:

图表1—4 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复习思考题]

⒈ 简述会计的含义及特点。记录、计算、汇总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方式,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连续、全面、系统的监督和核算并向有关方面提会计信息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⒉ 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那些特点?核算、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

3.什么是企业会计对象?企业会计对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4、 什么是资产?资产有哪些特征?资产如何分类?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已经形成的权利或义务,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会产生影响 5、什么是负债?负债有哪些特征?负债如何分类? 6、什么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有哪些内容? 7、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征?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8、什么是费用?费用如何分类?

9.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10.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有哪些?其中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有哪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有哪些?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原则有哪些?

11. 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什么是收付实现制?二者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有何区别?

25

基础会计教材电子版(2011)个人重新整理

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才能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信息才有价值,所以为了实现会计目标,就必须遵循会计信息有效性。根据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及时取得有关凭证;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有关方面。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小问题:A企业12月20日销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lg0t54r4y7wp9920sz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