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研究*
徐艳① 罗欣①
【摘 要】【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5 例EBTB 患者。按治疗方案分A 组(n=40,常规抗结核治疗)与B 组(n=45,常规抗结核联合冷冻治疗)。记录B 组冷冻治疗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B 组冷冻次数为2~6 次,平均(3.97±0.52)次;治疗期间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治疗。B 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 组(P<0.05)。治疗后两组气道直径、气促指数、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B 组气道直径、气促指数及FEV1均优于A 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B 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A 组,CD8+明显低于A 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EBTB 效果明显、安全性良好,可明显改善症状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9(016)032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支气管镜 冷冻治疗 支气管结核 *基金项目:宜春市科技局社会发展计划项目(2019132) ①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32):119-122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属肺外结核疾病,多因肺内病灶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随痰直接感染支气管黏膜或淋巴结结核,累及气管、支气管壁形成气管瘘后,含MTB 的干酪坏死物质直接侵犯气道壁所致,也是良性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1-2]。随着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EBTB 取得重要进展[3]。经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便是临床常见的支气管介入治疗技术之一,通过对组织的反复冷冻-解冻循环破坏组织,虽不适用于紧急解除气道狭窄,冷冻治疗也可直接在冷冻状态下取出病变组织,起效更快[4]。本研究拟通过采集病例分析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EBTB 的临床应用价值,为EBTB 患者的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5 例EBTB 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 周岁;(2)肝肾功能正常;(3)初治EBTB。排除标准:(1)主气道重度狭窄者;(2)结核菌药敏试验为耐药结核菌;(3)有长期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史;(4)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糖尿病者;(5)合并HIV 感染、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按治疗方案分A 组(n=40,常规抗结核治疗)、B 组(n=45,常规抗结核联合冷冻治疗)。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A 组进行常规抗结核(抗结合方案为2HRZE/4HR);B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术前准备:接受抗结核治疗1~2 周后进行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所有患者均严格完善术前准备,包括完善病史、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开展术前心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四项等检查,
并依据CT 影像学检查对病灶位置、程度、范围进行明确;冷冻治疗设备为爱尔博冷冻治疗仪;支气管镜设备为Olympus 公司生产的290 型支气管镜。手术方法:局麻,常规支气管镜操作,弯曲式冷冻探头置入病变区,确保探头金属末端与支气管镜远端距离>5 mm,探头顶端置于病变组织表面或插入病变组织内部,保持探头位置并制冷,依据病变大小确定治疗方案,一般每个点1~3 次冻融,1 min/次;若病灶>1 mm 则依据需求增加冷冻点,并开展冻切治疗,即冷冻病变组织后取出病变组织。手术结束后间隔2~3 周行支气管镜对冷冻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若有明显残余组织则再行冷冻治疗。治疗过程中若局部渗血则局部喷洒1∶10 000 肾上腺素盐水止血。均给予持续随访,于治疗结束后6 个月时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1)统计B 组冷冻治疗次数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支气管镜下病变支气管征象,如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等完全消失,或肉芽组织清除≥原病灶的50%且黏膜无充血现象,管腔通畅则评为显效;支气管镜下病变支气管征象基本消失,但肉芽组织清除<原病灶的50%,管腔基本畅通,但存在轻度狭窄则评为有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或支气管镜下病变支气管征象恶化,管腔狭窄明显甚至闭塞则评为无效[5-6]。总有效=显效+有效。(3)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评价治疗前、治疗后(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后1 周时)气促指数、气道直径与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气促指数:参照美国胸科协会的气促分级标准,0 级(正常)、Ⅰ级(快步气促)、Ⅱ级(平常速度步行气促)、Ⅲ级(平常速度步行因气促而停止)、Ⅳ级(轻微活动即气促),对应0~4 分统计。气道直径:依据支气管镜下标尺测量结果及胸部CT 影像测量结果评价。FEV1:采用JAEGER MS-P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