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状况调研_生理健康
论文导读::的担当力量。论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而且大都是从农村往城市流动,90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与80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尤为深入。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现在的80后、90后,是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有1个亿。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由他们目前的角色所决定,他们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两栖人”,他们在农村出生,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渴望融入城市社会,却又无法在城市中真正立足,梦想和现实的落差往往让他们无所适从。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一群体的未来走向,鉴于此,他们的
健康状况应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富士康连续坠楼事件,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心健康状况,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根据实际调查,展示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心健康状况,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地
本文调查时间是2010年7~8月生理健康,选取的样本主要分布在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省会,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南北交汇之处,同时也处于沿海开放地带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放格局中处于枢纽位置,在南京进行调查具有典型意义。 2. 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利用国内较为成熟的自测健康量表(SRHMS)进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状况调查,通过调查两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调查数据利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对象
本研究将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在南京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外来农业户籍人员称为新生代农民工,而将20世纪80年代之前出生的、在南京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外来农业户籍人员称为老一代农民工。去掉掩饰性较高的问卷,本次调查实际共收回有效问卷909份,其中新生代农民工526份,老一代农民工383份。
本次调查中,男、女性人数分别为508人和401人,占调查总体比重
分别为55.9%和44.1%。调查对象来源于全国22个省市、2个直辖市,其中51.5%的调查对象来源于江苏(见表1)。 表1 农民工来源地所占比重(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