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持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认知,而产生( )情绪体验的现象。
A.激动 B.不愉快 C.高兴 D.愉快 【参考答案】: B
2.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指出下列激励形式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
A.E高×V高=M高 B.E中×V中=M中 C.E高×V低=M低 D.E低×V高=M高 【参考答案】: D
3.为了准确传递信息,采用( )方式沟通效果较好,但其沟通速度较慢。
A.单向沟通 B.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C.双向沟通 D.反向沟通 【参考答案】: C
4.( )是反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态度体验。
A.情绪 B.能力 C.性格#人格 【参考答案】: A
5.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具体表现( )。
A.复杂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 【参考答案】: B
6.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通过( )来进行的
A.设备 B.语言 C.仪器 D.媒体 【参考答案】: B
7.麦格雷戈X管理理论认为( )重于个人需要。
A.社会利益 B.社会道德 C.组织要求 D.社会文化 【参考答案】: C
8.弗鲁姆在他的期望理论中强调,要调动、保持人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类关系:努力与成绩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 )的关系
A.他人需要 B.社会需要 C.组织需要 D.个人需要 【参考答案】: D
9.科学管理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A.霍桑 B.梅奥 C.泰勒 D.孟子 【参考答案】: C
10.个人心理上的冲突中,“进退维谷”的冲突形式属于(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 【参考答案】: D
11.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判的X理论是对西方人性假设中的( )假设的概括
A.复杂人 B.现代人 C.经济人 D.发展人 【参考答案】: C
12.社会知觉中,对他人认知会有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这是属于( )。
A.首因效应 B.定势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作用 【参考答案】: C
13.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论点为( )
A.强调认知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原则 B.强调内部发生的过程,即符号信息加工 C.强调概念的驱动作用 D.强调认知反馈作用 E.强调认知方式上的个别差异 【参考答案】: ABCDE
14.西方经营管理价值观,主要有哪三种?
A.平均分配价值观 B.最大利润价值观 C.委托管理价值观 D.\生活-质量\价值观 E.优化原则价值观 【参考答案】: BCD
15.能力的差异表现为()
A.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 B.特殊能力的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D.年龄的差异 【参考答案】: ABC
16.影响知觉的客观条件为( )。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 C.刺激物的活动性 D.刺激物的新异性
【参考答案】: ABCD
17.组织的有形要素包括( )
A.实现预期目标所实施的工作 B.确定实施工作的人员 C.确定工作人员与工作环境的关系 D.确定必要的物质条件 【参考答案】: ABCD
18.团(群)体的规范是在()等心理因素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A.模仿 B.暗示 C.从众 D.社会化 【参考答案】: ABC
19.学校组织的管理结构由( )组成。
A.监督层 B.决策层 C.控制层 D.协调层 E.操作层 【参考答案】: BDE
20.管理心理学研究要遵循()等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参考答案】: ABC
21.人的性格结构特征有( )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参考答案】: ABCD
22.从众行为主要有表面反应与内心反应两个层面,大致有()情况
A.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 B.表现服从,内心却拒绝 C.表面不服从,内心却拒绝 D.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参考答案】: ABCD
23.改变个体态度常见的方法是( )。
A.宣传 B.改变客观现实 C.引导被宣传者参与活动 D.团体制度与规定促进 【参考答案】: ABCD
24.组织的无形要素主要包括( )。
A.共同目标 B.人际关系 C.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D.合作精神 E.组织沟通网络型式 【参考答案】: ABCD
25.“自动人假设”的管理重点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与才能。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26.“用固定眼光看人”是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27.近因效应是指在观察、了解一个人时,对方先出现的特点将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并影响着对这个人的看法。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28.赫茨伯格认为,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29.“大棒加胡萝卜”的管理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梅约(奥)提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0.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1.“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团)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的一致性。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3.现代企业管理强调,要发展“以科技发展”为中心的现代管理体制。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4.“大棒加胡萝卜”的管理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提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5.自动人假设的管理重点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与才能。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6.社会人假设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7.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8.赫茨伯格认为满意与不满意是质的差别。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9.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0.态度三阶段说理论认为,态度变化过程经过三个阶段:①服从阶段;②同化阶段;③内化阶段。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1.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是目标效价与期望概率这两个变量的乘积,目标越高,实现的可能性越小;激励力量也越小。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2.一个人既想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一目标时便会产生个体动机的“双重趋避”冲突。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3.管理方格图理论中“9?1”型属于任务型的领导。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4.迁怒或寻找替罪羊是个体挫折后的直接攻击反应。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5.中小学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属尖三角型的结构形式。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6.马路上围观的人群是集体。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7.对陌生人的知觉近因效应起作用大,对熟悉的人则首因效应起作用大。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8.系统管理理论是强调从局部出发,而不是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的一种理论。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属于晕轮效应。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50.凯尔曼的态度变化阶段说认为,态度变化过程经过三个阶段:①顺从阶段;②同化阶段;③内化阶段。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