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2024-2024学年上期质量调研抽测
高一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下图甲、乙为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和“人口增长率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如果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 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B.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2. 根据图乙判断该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①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甲图,①至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为正值,人口数量持续增加,②时期未到最大值,A错。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少,到③时期为最大值,B对,D错。③时期以后到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不断减少,到⑤时期为最小值,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C错。故选B。
B. ②
C. ③
D. ④
【2题详解】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也叫迁移增长)。读图,在①、②时期,人口增长为负值,A、B错。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值,但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且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呈现正增长,C对。④时期人口增长率值更大,不是开始时期,D错。故选C。
读图“某城市规划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例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甲——住宅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商业区 B. 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文教区 丁——商业区 C. 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丁——文教区 D. 甲——商业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住宅区 4. 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A. 西北风 C. 东南风
5. 北京市二环路呈“凸”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C. 气候
【答案】3. C 4. B 5. D 【解析】
本题考查功能区的特点及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其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题详解】
B. 地价 D. 历史 B. 东北风 D. 西南风
读图可知,甲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应为商业区;乙位于甲的周围,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住宅区;丙位于河流的下游,城市外缘,临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应是工业区;丁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环境好,应是文教区。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区的布局原则及风向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图中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城市工业区布局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读图可知,丙为工业区,主要布局在该市的西南方,工业区可能排放大气污染物,一般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故该城市的盛行风为东北风,B正确,ACD错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形态的形成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对策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的二环线以内为皇城,皇城经过多次的变化而呈“凸”字形,二环线主要是围绕皇城建设的,所以二环路呈“凸”字形是主要受历史因素影响。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如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该园采用智能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能。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 这种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 提高渔业产量 C.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B. 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7. 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地采用小型分散式发电站的最主要优势是 A. 地形平坦开阔
B. 靠近消费市场
C. 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D. 太阳能资源丰富
本题考查“渔光互补”产业模式的优势。根据材料,这种生产模式是利用水域养鱼,利用水面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形成立体利用空间模式,最大优势是对水域或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对;不能提高渔业产量、不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不能提升农业技术水平,ABC错。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采用小型分散式发电站模式的原因。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模式采用小型分散式的最主要原因是发电供给园区自己消费,靠近消费市场,中东部能源消费量大,B对;地形平坦开阔不是采用小型分散式发电站的优势,A错;光伏发电技术没有差异,C错;中东部地区太阳能不如西部丰富,D错。故选B。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 关于四个地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②地以畜牧业为主 C. ③④糖料作物为甘蔗
9. ②地发展鲜花种植的优势是( ) A. 科技发达 C. 廉价的劳动力
10. ①、③两地附近的能源工业分别是 ( )
B. 土壤肥沃 D. 先进的保鲜技术 B. ①③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 ④地单位产值高于珠江三角洲
A. ①为水电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C. ①为石油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答案】8. B 9. C 10. A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B. ①为煤炭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D. ①为天然气工业,③为煤炭工业
.根据图示四地的地理位置判断,①位于黄河上游的河西走廊地区,为我国主要的粮棉产区之一,②地位于云贵高原,为我国种植业分布地区,A错误;③位于黄河下游,为我国的主要粮棉产区之一,B项正确;④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糖类作物为甜菜,C错误;④地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故作物仅能一年一熟,故单位产值低于珠三角,D错误。 【9题详解】
从上题的结论可知,②地位于云贵高原,纬度低,热量充足,且有大量廉价劳动力,适宜花卉种植业发展。C正确。 【10题详解】
①地位于黄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适宜发展水电工业,而③位位于黄河下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故适宜发展石油工业。A正确。 【考点定位】我国能源、农业和工业的分布。
【知识拓展】 Ⅰ.长江流域棉区,本区是生产水平最高棉区。南界自福建戴云山起,沿“两广”北边的五岭,经贵州中部分水岭至四川大凉山;北以秦岭、淮河、苏北总干渠为界;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4%,总产约占全国的53%。水热条件好,伏天日照充足,有利于多结伏秋桃。多春雨,常有秋季阴雨,不利于苗期生长和吐絮。基本实行粮棉两熟套种。
Ⅱ.黄河流域棉区,本区是全国植棉面积最大的主产区。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北界自山海关起,沿河北境内的内长城向西,再顺太行山东麓向南,尔后由河南境内的天台山(济源
以北)折向山西境内的霍山(霍县以西),再经由陕西境内的北山(莆城、凤翔以北)连至甘肃南边的岷山划一直线;西起陇南,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0%,总产约占全国的43%。本区水热条件适中,春秋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伏天雨季往往加重盛花期蕾铃脱落。
Ⅲ.西北内陆棉区,这是一个植棉历史悠久,而又大有开发前途的棉区。本区在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全区,甘肃河西走廓和沿黄灌区。本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温差大,有利于棉花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