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考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

题组1 区域农业发展

[2015浙江文综卷,7—8,8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1—3,12分]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 )

4.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5.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4海南地理卷,6—8,9分]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8.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题组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2015上海地理卷,19—20,4分]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0.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考题

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题组1区域农业发展[2015浙江文综卷,7—8,8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l12d40bqc4oweh0q68m0sr9z0p01l00o0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