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音响、音乐
18. 新闻报道的意见性、事实性信息
新闻资讯(实时性信息) 新闻评论(意见性信息) 19. 新闻评论特点按内容、性质分类
特点 1) 新闻性: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 2) 论辩性 分类 1) 按署名与不署名来分:不署名新闻评论;署名新闻评论
2) 按评论的内容性质分: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
性评论
20. 《焦点访谈》栏目性质
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 21. 我党报纸宣传、新闻宣传新闻评论的直接体现
喉舌论、工具论 22. 新闻评论的媒介功能 1) 内容竞争
新闻竞争;争独家;争速度;争角度
新闻评论是内容竞争的一部分,满足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要求 2) 实现媒介把关人的功能
把关人概念:守门员
新闻的选择与过滤;新闻评论直接实现这种功能 3)实现媒介设置议题的功能
议题设置;新闻评论强烈地指向某些议题,形成受众观点 4)塑造媒介形象
23. 《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作用 1. 带领观众亲临现场 2. 追溯被采访人内心情感
3. 是现场信息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秩序化
4. 引导和升华主题
要求:有质疑的精神;有平衡的意识;高超的现场调查能力;独特的采访风格 24. 《新闻调查》早期的“三步走”战略
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内幕调查 25. 谈话类的节目嘉宾
如何处理与嘉宾的关系:尊重嘉宾的知情权;适当扣留信息。 增强悬念,促发嘉宾的意外感与现场冲突,捕捉细节与情感性信息。
在信息的扣留中,要遵循山医院则,以不损害当事人的物质精神利益为前提,尤其是当事人的人格。
26. 《国际双行线》 谭盾 (重点)
节目类型:谈话类节目
目标观众:中高知识和中高收入层次的观众
节目风格:视角独特、无障碍交流形式、或诙谐幽默或蕴含深厚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每期节目均采用中外观众感兴趣的,对人类发展和现实生活有着积极意义的话题,让现场观众、嘉宾和主持人面对面的交流。 27. 《一虎一席谈》(重点)
节目类型:谈话类节目(讨论辩述类)
节目选题:每周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 节目嘉宾:事件当事人、各界学者、专家、名人。 节目精神:直话直说,言者无罪。
节目形式:以讨论形式进行。主持人、嘉宾加上现场观众,各抱持不同见解和理念,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