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体育教学的课堂是操场,各项教学都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使用的器材多,队形变化复杂。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已成为当代教育的显著特征。何为体育能力?体育能力是指完成体育括动的本领,以及成功完成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心理特征,它是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运动素质和智力的有机结合。体育能力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创编运动处方能力、观念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一直沿用传习式教学。上课总是一个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着做。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中学生在校学习了十多年体育,出了校门仍然不懂如何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体质。因此,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那么体育教学中,到底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
体育教学的课堂是操场,各项教学都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使用的器材多,队形变化复杂。根据这些特点,我认为通过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培养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
1 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
组织指挥也是一种艺术,这方面能力强的人,可以将几十个人,乃至成千上万人的集体行动指挥得井井有条。这种能力不光是在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或其他集体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就是将米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也是必需的。
对学生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分成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是体育骨干的培养。是把他们培养成教师的助手,把力所能及的事尽量变给他们完成。如上课需要分组进行的活动项目,教师可以将指挥权交给那些体育骨干,在训练方法上可以分成三步进行:第一步先让他们进行原地操练的指挥;第二步是指挥行进间队列队形;第三步让他们组织课堂上的球类比赛和体育课的考核测验工作。第二层是对一般学生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这是大面积的工作,应从学习徒手操采取教师喊前两个八拍,后两个八拍由学生集体呼喊节拍数完成。然后再过渡到教师只讲名称,口令全由学生自己集体呼喊进行做操,以后再发展成准备活动由学生单独领操完成,以达到一学生个个能熟练掌握领做徒手操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队列口令是组织教学强有力的手段,能起到动员的作用,它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但在刚开始时,学生认为它简单容易掌握,思想上很不重视。为了检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队列口令和领做徒手操的能力,我把每个学生各节课进行队列口令和领做徒手操的效果列为他们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学期结束前逐个考核,根据他们喊队列口令和领操的正确熟练程
度给予评分。对此,学生平时练习都很积极,事先他们都会认真准备,周密安排,效果比效好。
事实证明,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平时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又可以检查自己工作的成效。
2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认真教好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只有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项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才会有自我锻炼的能力。其次教会学生懂得身体活动时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从而知道锻炼时运动量必须由小到大,运动强度须由弱到强,不能一下子就投入到大运动量、大强度的体育活动中去。
每次体育锻炼必须有准备部分。让学生将教过的徒手操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组合编排成套时自己做准备。改变某些传统的教学观念。旧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授知识技术,学生学习知识技术。传授知识技术,忽视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的任务包括传授知识技术和能力培养,教学中应对两者兼顾而不可偏废。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要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反对单一法提倡双通道,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只凭主观的愿望进行,而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和指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实践。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较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在锻炼时合理支配和调整运动量的能力。教师在运动技术不太复杂,而器材数量较多(如实心球)的素质练习课上,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停顿地进行活动,运动量的大小由学生自行调节(教师规定心率变化的范围),在学生活动到一定时问后,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心率,指导他们调节运动量的方法,以达到学生真正能够进行自我锻炼。
3 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重要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并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启发学生重视以正确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十分重要,这是衡量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必需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练”、“看”、“想”、“议”的要求。让学生在练习时,认真
按照教师讲解示范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注意观察(“看”)教师的示范和同伴的动作,以便进行正误对比,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想”)想一想自己的动作和别人的动作做得如何再进行交流(“议”),在练习时同学问相互观摩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