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配置
一、森林资源的联合生产 (一)、引论
早期,人们就开始了森林的多种经营、多项利用、综合开发等研究,以图走出单一利用木材资源的误区。近年来, 单一利用木材产品和消费趋向的变动不一致,并进一步引发森林资源过度消耗、林业经济危困,生态恶化,生存威胁等问题日益加深,森林多种产品的利用便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
(二)、森林多种产品生产的系统性及产品间关系
1、系统性
森林资源是一个以林木资源为主体的多种资源并存的综合体,包括了动植物、微生物、林地、林地下矿产、水等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存在于统一的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并按特定的方式存在、生产和发展。森林对外界环境的功能及作用是它内部各种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森林内部多种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求从整体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而不能脱离其它资源的存在而去单一地利用某一种资源。
森林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相互投入,相互消耗,共同投入,共同产出的一个复杂的、相互存在的、系统的联合生产过程。
2、多种产品间的关系
(1)、相互竞争的关系。如果一种产品的产出量的增加将引起另一种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那么这两种产品就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是由于投入一定时,两种产品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利用了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对土地、空间、营养、阳光、水分等生产因素的共同使用和占有。一种产品消耗量增大,引起另一产品消耗量的减少,而且这种增大或减小的幅度可能随时不同,是可变的,这种关系是森林中植物间普遍存在的关系。当然,如果大量增加总投入,两种竞争关系产品的产出量将会同时增加。在林产工业中存在同样的问题,如都以原木为原料的锯材和纸浆之间的关系。
(2)、两种产品间的协作关系。当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会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成本,即这种产品的生产对另一产品的生产十分有利时,这两种产品间存在相互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的实质是由于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给另一产品进行了投入。这种互惠互补的组合,在工
- 1 -
业产品市场营销的产品组合策略中经常被选用,这种组合能使整体效益最大。如果对森林这个大系统中的这些因素不加以研究,就会白白浪费掉许多天然生产所带来的效益。
(3)、相互独立的关系。如果一种产品的增加与另一产品的生产费用没有什么关系,则这两种产品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这是由于产品间没有明显的投入产出关系,在决策时认为是相对独立的。
3、影响森林多种产品间相互关系的因素
森林多种产品的关系是由诸多因素影响的。不论是竞争关系,协作关系,还是独立关系,都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森林内部资源、产品的生物学特点,也有外部人们的经营活动,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产品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各种产品各自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是决定产品间相互关系最主要的因素,另外,人们经营管理的强度,生产经营方式,经营目标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产品间的相互关系。
(三)、森林联合生产的经济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森林培育是一个多产品共同的、联合的生产过程。多产品间最常见的是存在可变比例的联合生产。固定比例的联合生产是很少的,它只是可变比例联合生产的特例。
1、提出问题
首先要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是什么、有哪些产品类别、研究对象的规模有多大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一定面积林地上如何确定生产锯材和纸桨材的比例,一定面积混交林如何安排各树种的生产组合,并定性描述和分析这些产品间的关系。根据经营者的目的确定两种最主要的产品A和B,并确定建立模型的目标,即如何确定A、B两种产品的最佳组合,使得经营者的净收入最大。下面以具有竞争关系的A、B产品为例,分析二者最佳产量组合的选择过程。
2、收集资料
首先要调查并确定A、B产品的市场价格,其次根据以往经营同等条件的林地的历史资料,以及现阶段经营同等条件不同林龄的林地的资料,尽可能多地收集A、B产品不同产量(实物单位)组合的投入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地租、利息、劳动、原材料、肥料等各种投入。整理并归纳这些数据,计算出单位面积、每年A、B产品不同组合的总成本,同时,把A、B产品按(实物单位)产量逐渐增加的顺序分别排列在表格中的主栏和宾栏。并把A、B产品各组合对应的总成本列入表格中,形成生产可能性表。
3、描绘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图所示,纵座标表示A产品的产量,横座标表示B产品产量。依据生产可能性表中提供
- 1 -
的数据,把同一投入水平的不同A、B产品组合所对应的点描绘出来,又假设A、B产品组合的不连续的点之间是可以无限细分的,用圆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形成生产可能性曲线。如L1,它表明在这一投入水平下所有可能生产A与B的全部组合,也表明A、B产品联合生产的关系,要增加A产品的产量就得减少B产品的产量。对于不同的投入水平,当经营者增加总投入,采用集约经营,两种产品产量会同时增加,就会有一族生产可能性曲线,L1、L2、L3……。
4、引入等收入曲线
如果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净收入,就必须引入等收入曲线。在A、B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销售总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在收入相同情况下总有许多种A、B产品组合。把这些不连续的A、B组合所对应的点连接,就得到一条等收入曲线m1,曲线形态是由两种产品的价格来决定的,它表示曲线上不同点所对应的A、B产品组合均能获得相同收入。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生产空间充满了一族等收入曲线m1、m2、m3……。
5、扩张路线的确定
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产品最佳组合应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收入线相切处,切点表示A、B产品组合的边际成本等于它的边际收入。当总投入一定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确定的,此时,不同收入水平的变化使等收入曲线移动必然与该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一点;而当总收入水平一定时,存在某一确定的等收入曲线,此时,不同投入水平的变动使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必然与该等收入线相切于某一点;而当总成本和总收入水平都不确定时,就存在许多不连续的切点。把这些不连续切点用曲线连接就构成扩张路线n,对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来说,A、B产品的最佳组合就存在于扩张路线上的某一点。
6、引入总成本——总收入曲线
由于A、B产品是联合生产,是同一个生产过程,根本无法定量确定A、B产品各自的投入或各自的平均成本;同时每一A产品的产量总对应于一定产量的B产品,也对应于A、B产品组合的总投入和总收入。因此把该系统的总成本——总收入曲线引入,分别以TC、TR表示,并和原图进行拼接。
7、最大净收益
模型求解经营者的目标是获得最大净收益,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总成本曲线与总收入曲线斜率相等的点就是净收入最大的点(图中E、F点),即边际总成本等于边际总收入。把该切点垂直移下,在扩张路线n上的对应点G所对应的A、B组合就是要寻找的最佳生产组合。此时经营者净收入最大。
- 1 -
(四)、模型说明
1、对于上述模型的解可以通过表解的方法来验证。
利用生产可能性表计算有一个A、B产品组合所对应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从中找出一个边际收入最接近边际成本的A、B组合。该组合应该与依据模型求解的最佳组合最接近。
2、该模型适应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情况。
A、B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等收入曲线才表现为直线。这种市场状态有众多的生产者,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产量的变化都不足以影响整个市场产品的价格;但当市场状态发生变化时,等收入曲线也会发生变化,也未必是平行的,有时甚至不会是直线。例如,若A产品因增加生产而使它的价格降低,而B产品价格不变,则等收入曲线就会凹向原点,这时生产者多少会想法抑制一下价格,这种生产就不是完全竞争的生产。
3、上述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
森林经营是对今后几十年过程作决策,所以很难预计目前决策将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目前的价格和生产可能性与几十年以后的情形可能完全不一样,因此,此模型不能作为未来决策的唯一依据。
4、模型为进行产品种类选择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 1 -
主要根据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若曲线凸向原点,则两种产品不宜进行联合生产;若曲线凹向原点,则曲线上任何一端的某一种产品少量减少,而导致另一产品大量增加,这种生产是应该联合的,也最适合运用该模型。
5、产品A、B间是相互协作关系。
若产品A、B间是相互协作关系,生产者没有必要作舍此取彼的选择,而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主要的产品来进行生产。当这种相互协作表现为固定比例时,则这种联合生产的实质最终表现为单一产品的最优化利用。
6、扩张路线的决定和产品的最佳组合
从模型中可看出,等成本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收入线的相切决定了扩张路线,并最终决定了A、B产品的最佳组合。即在特定价格水平下,两曲线斜率相等的点规定了扩张路线,等收入曲线的斜率是由两种产品的价格决定的,可以表示为PA/PB。可见,A、B产品的相对价格在决定最佳水平中起了重要作用。实际中,林业所提供的许多非木材产品是无偿使用的,另一些产品如游乐、保护生产、调节气候等很难进行价值评估,这使得模型的广泛应用有一定难度。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和对无形产品价值评估技术的日益提高,模型应用将更加普遍。
总之,只要经营者能充分获得产品产量增加与成本的有关数据,就可以利用该模型,为选择产品的最佳组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方法。
(五)、森林资源多向利用
森林资源多向利用是一种特殊的联合生产。基于森林多功能和产品多样化特点的认识,一种现代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方式。经营的重点从木材转向林地和生态系统。
多向利用最主要的问题不能矫枉过正,在对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时仍应重视木材生产。不屑于讨论木材生产是偏激的,只讨论木材生产是不符合现实的。森林的效益很多,但在市场中,发挥的主要效益仍是生产木材,木材是自然界非常完美的原材料,又是可以更新的。减少木材消费的潜在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年消耗木材2270亿公斤,总重量超过美国年消耗所有金属、塑料与水泥的总量。其实际消耗量依靠金属、塑料与水泥根本无法取代。
根据美国林产品研究所的资料,美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木材曾是主要能源、燃料,即使现在(1997),美国的木材能源利用比重27%,制材30%,制浆造纸29%,木质人造板9%,单板和胶合板5%。
在生物质能源作为未来生态经济能源重要选择集合元素的情况下,木材作为能源和原材料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