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测评题答案
一、单选 1.【答案】B
【解析】考核第6章。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销)=1/边际储蓄倾向。由此可知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2.【答案】A 【解析】考核第6章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3.【答案】C
【解析】考核第9章。通过“要素”二字即可做正确选择。
4.【答案】D
【解析】考核第6章第2节四部门从支出角度计算GDP 计算方法 收入法 支出法 计算公式 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消费支出C+固定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5.【答案】A
【解析】考核第7章第1节,经济增长率
=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份额×资本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 =6%-40%*5%-60*1%=3.4%
6.【答案】B
【解析】考核第8章第1节,“贬出”,即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反过来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利,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7.【答案】D
【解析】 考核第6章第2节两部门投资储蓄恒等式,根据收入恒等于支出的原理 :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净出口 将消费函数代入收入恒等式,
均衡国民收入=(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本题中,仅涉及两部门,故没有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均衡国民收入=300+(1-0.1)*均衡国民收入+400, 解之得:均衡国民收入=
300?400=70000.1
亿元
8.【答案】A
【解析】考核第6章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所以本题中投资乘数=1/(1-0.6)=2.5
9.【答案】D
【解析】考核第8章第3节奥肯定律,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10. 【答案】C
【解析】考核第6章第4节。
(1)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
(2)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是下降的,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从而使总供给减少。
(3)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4)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1.【答案】B
【解析】考核第8章第2节。通过本题掌握失业的有关类型及各自的含义。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如新的产业兴起、旧产业衰落,使得原有产业劳动者由于不具备新产业需要的技术而失业。 (3)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这种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12. 【答案】D
【解析】考核第9章第1节反倾销的相关内容。反倾销是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是指进口国针对价格倾销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不利影响的行为。 (1)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2)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3)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