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内容标准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 掌握胡佛措施的特点、结果,认识其失败的原因。
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表格,能由浅入深地具体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通过参与对历史资料参与进行探究讨论的活动,能够掌握全面分析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奥巴马总统胜选演讲《为了永远的美国梦》
新课学习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板书)
一、昙花一现的美国梦
1.柯立芝繁荣(读图说史)
一切都似乎来得那么突然,大危机来临前美国人民正享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幸福生活。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在“繁荣年代”,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柯立芝繁荣”。
播放材料和“繁荣年代海报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然而,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呢?(视频)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 时间:1929年10月。 标志;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表现:从股市、银行、企业、农产品、失业人数方面去感受经济危机的到来。 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繁荣背后的问题所在。 3.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探究一:哪些因素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重大经济危机一览表 (略)
观察危机“爆发时间”,看看经济危机的爆发有何特点? 周期性的周而复始的发生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板书) 播放PPT两则材料:
材料一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1/3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富人拥有。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美国简史》 材料二 当时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资本家普遍认为生产无极限,消费无极限。
—黄安年《20世纪美国史》
学生思考回答:
料1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商品销售有何影响? 料2这种观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讨论回答: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生产和消费)扩大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这是因为生产的产品太多了。那么,可不可以说这是“生产过剩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不是生产过剩,而应该是“生产相对过剩”了,相对低下的购买力。这就反映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矛盾原因是双方的。从投资方来看,出了什么问题?是盲目投资;从消费方来看,是“买不起”,也就是贫富差异过大的结果。
播放幻灯片总结归纳经济危机爆发的各种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市场萎缩,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催化剂:分期付款过度膨胀,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4.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板书) 连连看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板书) 重点探究
为什么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会席卷别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幻灯片播放地图
主要理解要点:
(1)美国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的影响?
二.几近破灭●美国梦
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板书) 探究二:“大萧条”的影响有哪些?
1.从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1)阶级矛盾加剧:政府、人民;
(2)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扩大政治影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学生归纳教材内容,教师播放“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图片。
经济危机会导致的政治危机,大大加剧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 2.从整体看,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1)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各国为了自身利益,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大国际争夺,彼此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恶化。
播放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各国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同时为了弥补自身损失,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引发强烈反抗,如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3)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面对一蹶不振的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纷纷寻找出路,德日法西斯上台转嫁危机,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那么,当时的美国政府是怎么办的呢?
三、谁来拯救●美国梦
1.反危机的措施:自由放任政策(板书)
播放“亡羊补牢”漫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
这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最著名的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在1776所写的《国富论》中进行的阐述。也就是说,一百多年后的胡佛仍抱着这一理论不放,这位资本主义经济的“守夜人”,信奉的是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而在实际上,则是反映了他的政府至少在经济机制方面的“固步自封”。
2.措施的结果:危机更加恶化了(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
播放“胡佛村等”图片以及材料“美国民众呼声”。
面对如此困境,美国下一任总统,该如何应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认识:美国既不会选择法西斯道路,也不会选择苏联道路,唯有思考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反危机措施失败的教训,那就是增强政府调控职能,加强国家干预。反观这场经济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那就是必须调整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为解决经济危机而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四、思维拓展
经济危机是任何国家都不愿发生的,它是灾难,同时又是世界局势动荡的因素。要想减少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苦难,不论什么样的经济制度都需要不断完善。那么,大危机对今天的我们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呢?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升认识: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