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学 案 教 案 一、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新课,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及文旨。 1.读通读顺课文,生字正音。 学习提纲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特点,按写景文格式归纳主要内容、中心。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流水:美丽 自然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 小桥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 人家:优闲 恬淡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之情。 (喜爱、赞美、怀恋、思念家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二、指导学生领悟全文用人、事、景、物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景与物“流水”(第一自然段) A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B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A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B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①抓鱼、虾、蟹②丢野花③摘茶叶④赏野花) 练习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3.写景文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桥》
9鲸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10松 鼠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11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及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的说明方法.
◆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12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1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目的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
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
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
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
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15《落花生》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
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
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
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
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
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6《珍珠鸟》
教学目标
1.知道珍珠鸟很怕人,了解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
来越亲近。
2.领悟课文是怎么具体表达“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3.帮助学生将文章描绘的“我与珍珠鸟相处的情景”整合成三、四个画面,感受我们“日渐亲近的
情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
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