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阶段性现状调查
刘洪娟,方汉萍,陈莹莹
【摘 要】摘要:[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改进临床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我院实习的127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护理总得分3.80分±0.50分,健康教育指导总得分3.74分±0.51分,专业和自我发展总得分3.78分±0.50分,评判性思维总得分3.73分±0.50分,对病人人性化关怀总得分3.98分±0.54分。[结论]实习中应着重对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指导,严格临床带教老师选拔与培养,健全临床教学评价制度,全面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6(014)003 【总页数】3
【关键词】临床实践能力;本科;实习护生;教学评价
临床实践能力被认为是指胜任护理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体现[1],是护士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的能力、技能能力(动手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健康教育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等[2-3]。实习是护士教育最重要的一步,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实习中做好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要。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院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了解其临床实践能力的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培训。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2013年8月—2014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生。纳入标准:①完成了3年~4年的全日制本科教育;②无精神病史及语言障碍,无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③能自觉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保密协议。其中女123例,男4例,年龄19岁~24岁(21.6岁±1.08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以理论框架为指导,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咨询专家,自行设计调查表。该调查表分为3个部分[4-5]。第一部分为指导语,指导研究对象问卷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部分为基本资料,包括姓名、学校、性别、年龄、学历、所轮转的科室、对护理专业的看法;第三部分调查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专业和自我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对病人人性化关怀5个维度,共38个条目,根据likert量表每个条目按照“非常不好、不好、一般、好、非常好”陈述,分别计1分~5分。 1.2.2 调查方法 在实验前、实习前期(实习的前3个月)、实习中期(实习4个月~6个月)、实习后期(实习7个月~8个月)分别由项目组成员发放问卷,向纳入对象解释后,本着自愿、真实的原则独立填写,并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508份,回收有效问卷508份。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A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
2 结果 3 讨论
3.1 实习前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价 表1可见,实习前本科实习护生的
各项临床实践能力,除“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外,其他维度得分普遍不高,其中有8个条目得分在3.50分以下。究其原因,一方面理论知识欠缺,书本上主要针对单种疾病病人的护理,而实际临床中有些病人病情较为复杂,往往合并有多重疾病,需要综合分析,以致护生一进入临床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形;其次,护理教育落后于临床,由于临床上医疗技术的快速更新,护理的方法、用物等都可能与学校有所不同,护生会出现无所适从[6];另一方面,护生不能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因此,在护生一进入临床,带教老师应主动、热情地进行入科教育,根据每个护生的个体差异,给予耐心、细致引导,告诉他们如何去做、为什么去做等,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完成角色的转变。
3.2 实习前期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价 表1可见,实习前期,各方面较实习前有所提高,其中3.60分以下的有3个条目,均属维度“专业和自我发展”,说明此期护生较忽略专业素质的发展。实习前期,护生进入临床,既兴奋又紧张,护理中的每项工作都想去尝试,比较注重临床护理操作,此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带教老师还应注意对病人的选择,特别是护生接触的第1例病人,应选择条件好、操作易成功的病人,这样可以提高护生的自信心[7],再循序渐进,根据护生的掌握情况,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8-9];同时注意对护生的鼓励和肯定,在不伤害到病人的情形下不予打断操作。因此期护生容易急于求成,安全意识低,带教老师应加强指导与提醒,杜绝护理风险[10]。 3.3 实习中期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价 表1可见,实习中期“关注和了解护理专业的现在和发展趋势”得分最低(3.56分±0.70分);“在进行临床决策时设想多种可能的方法并作出最优选择”得分较低(3.62分±0.66分)。由此可见护生此期在专业和自我发展、评判性思维方面需要加强。如果护生在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