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复种谷子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陈梦非 王慧新 颜景波
【摘 要】摘要:顶凌播种豌豆,豌豆收获后复种谷子一季种植两茬,提高了光、热资源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豌豆复种谷子种植模式为提升当地杂粮生产技术,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起到了示范作用,是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切实可行的途径。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2
【关键词】豌豆;谷子;品种;复种;高效
随着杂粮产业的发展其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也在发生变革。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基本是一季一茬,土地、光、热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土地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是作物栽培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阜新地区杂粮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杂粮是当地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当地的杂粮作物十分丰富,有谷子、小豆、绿豆、荞麦、糜子等品种,种植方式为一季一茬。一般来说,大部分杂粮作物生育期较短,成熟较早,单作对土地、光、热资源的利用一茬有余,两茬不足。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引进新的杂粮作物品种,创建高效间作、套种、复种模式和栽培技术,对提升当地杂粮生产技术和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2014年我们开展了豌豆复种谷子一季种植两茬试验研究。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设在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章古台试验站,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该地区属于内陆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在300~500 mm,时空分布不匀,多集中在7、8月份,土壤蒸发量大,干旱指数2.0左右;风多风大,年均风速3.33 m/s,5 m/s起沙风达240次,6级以上的大风日达 46天;年均气温6.8℃,无霜期150~155天;土质为风积沙土,成土母质石英 (SiO2),土壤颗粒粒径90%以上在0.005~0.5 mm,土体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不足1%,土壤肥力较低;适宜种植杂粮、花生等作物,一季一茬[1]。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品种
供试品种为豌豆中豌6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选育;谷子为辽风谷6号,由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选育。 2.2 试验过程
前茬作物花生,试验面积亩。3月18日旋耕整地,并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 000 kg/亩。上茬豌豆,3月20日播种,播种量20 kg/亩,播种深度5 cm。施种肥N、P、K含量各15%的复合肥20 kg/亩。行距40 cm,条播,种植密度70 000株/亩。幼苗期中耕除草2次,在苗高5~7 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在株高10~15 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并培土。在4月上、中旬用40%乐果乳油1 600倍液防治豌豆蚜虫、潜叶蝇2次[2]。
豌豆收获后马上进行精细整地。7月3日播种谷子,播种量0.6 kg/亩,浅播3 cm。施种肥N、P、K含量各15%的复合肥10 kg/亩。行距40 cm,条播,种植密度70 000株/亩。在幼苗2~3片叶时镇压一次,蹲苗促壮。在幼苗期、拔节期进行中耕除草2次,在第二次中耕松土除草同时进行培土,9月20日割
穗高留茬收获[3]。
3 结果与分析
3.1 豌豆经济效益
豌豆物候期调查结果、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考种测产结果如表1和表2。 表1、表2表明,6月15日始采摘豌豆青荚出售,产鲜豆荚430.7 kg/亩,按市场批发价3元/kg计算,效益达1 292.1元/亩。 3.2 豌豆生态效益
资料表明,由于豌豆根瘤菌可以固氮,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每年可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约5 kg/亩,其残枝败叶和留在土壤中的根瘤残体等可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所以豌豆是其他作物的优良前作,下茬作物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豌豆播种时间比一般大田作物早30天左右,相应的地表也提早出现了绿色作物覆盖,可防控土壤风蚀沙化。 3.3 谷子经济效益
谷子物候期调查结果、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考种测产结果如表3和表4。 表3、表4表明,谷子籽粒产量196.8 kg/亩,按市场出售价4元/kg计算,效益达787.2元/亩。 3.4 谷子生态效益
辽风谷6号植株矮小,生育期短,适宜密植。收获时在田间高留茬40~50 cm割穗。地表留下的谷子残体有增加地表覆盖度、削弱近地表风速、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良好效应。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豌豆复种谷子两茬效益达2079.3元/亩,比当地间作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