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修复及其作用机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修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吴中桓 孙广峰 金文虎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20期

严重创伤、大面积深度烧伤、慢性难愈性创面等的修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随着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的不断深入,MSCs的应用为复杂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法。表皮干细胞(E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MSCs)等多种MSCs被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研究证明,这些MSCs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脐带血、骨髓、外周血及脂肪等组织器官中存在多分化功能MSCs,由于伦理问题、来源有限、对机体损伤、致瘤性等多种因素限制了其在再生医学领域中的应用。hAMSCs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易于体外培养及扩增,免疫原性低、无致瘤性及多分化潜能强等特点,且人羊膜是隔离胎儿和母体的一层隔膜,是产后废弃物,基本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取材方便、来源充足,无血管、神经、淋巴等,使其在再生医学领域中的意义更为深远[1]。创面修复是烧伤整形外科常见的难题,目前临床常用的创面修复方法存在治疗时间长、大面积烧伤患者皮源不足、瘢痕增生明显、皮瓣移植术后部分或全部坏死及皮瓣术后感觉功能恢复差等问题。随着人们对hAMSCs研究的不断深入,用其来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瘢痕增生、促进皮瓣存活及改善皮瓣术后感觉功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

1 hAM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hAMSCs来源于外胚层的羊膜上皮细胞和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2],其分离、培养及鉴定尚无统一方案。以往用机械法成功地从人羊膜分离到hAMSCs[3]。目前多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获取hAMSCs。hAMSCs与BMSCs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原代细胞呈梭形、圆形、星形或多角形,传代培养后一般变均匀一致,细胞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梭形、排列紧密,放射状或漩涡状贴壁生长。电镜观察发现hAMSCs有与肠道上皮细胞不一样的微绒毛,胞浆内有丰富的中间丝、脂质小滴及空泡,中等量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致密体,细胞或突起间可见细胞连接结构。

hAMSCs与BMSCs、ADSCs有相似的表面标志抗原。流式检测hAMSCs表达间质细胞标记CD73、CD90、CD166和CDl05,不表达造血和内皮标记CD34、CDl4、CD28、CD45、CD117和HLA-DR,表达CD49b、CD29及CD49d等整合素家族成员及CDl3、CD44、CD51、CD59、Vimentin、Nestin等间充质干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蛋白。hAMSCs还表达胚胎干细胞表面标记物SSEA-3和4、OCT-4、KIF4、Sox2、Nanog,这表明其有自我更新及多分化潜能[1,4]。hAMSCs的FCM检测不表达MHC-II类抗原HLA-DR、刺激分子CD80(B7-1)及CD86(B7-2)等,表明其具有免疫耐受特性[5]。实验中对其进行成骨成脂诱导,经成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修复及其作用机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修复及其作用机制作者:吴中桓孙广峰金文虎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20期严重创伤、大面积深度烧伤、慢性难愈性创面等的修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随着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的不断深入,MSCs的应用为复杂创面修复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kitn38tey52amw9lhr375cln2z0hr008g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