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DL/T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DL/T774—2004

火力发电厂

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管理应达到的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已投产机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87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

GB4830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DL 435 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

DL/T 655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7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8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9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

DL/T 5190.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5 部分:热工自动化 JJG 650 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采用计算机、通信和屏幕显示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利用通信 技术实现数据共享的多计算机监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数据共享,可靠性 高。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是硬件布置上的分散。 3.2

数据采集系统 Date Acquisition System(DAS)

采用数字计算机系统对工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记录、 显示和报警,对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提出运行指导的监视系统。 3.3

模拟量控制系统 Modulation Control System(MCS)

实现锅炉、汽轮机及辅助系统参数自动控制的总称。在这种系统中,常包含参数自动控制及偏差 报警功能,对前者,其输出量为输入量的连续函数。

1

3.4

DL/T774—2004

协调控制系统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

将锅炉一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回路协调锅炉与汽轮机组在自动状态的

工 作,给锅炉、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尽最大可能发挥机组调

频、调峰的能力,它直接作用的执行级是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和汽轮机控制系统。 3.5

自动发电控制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 根据电网负荷指令控制发电功率的自动控制。 3.6

顺序控制系统 Sequence Control System(SCS)

对机组的某一工艺系统或主要辅机按一定规律(输入信号条件顺序、动作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瑶 制的控制系统。 3.7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FSSS)

对锅炉点火、燃烧器和油枪进行程序自动控制,防止锅炉炉膛由于燃烧熄火、过压等原因引起炉 膛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的监视和控制措施的自动系统。FSSS

包括燃烧器控制系统(Bumercontrol

System,简称 BCS)和炉膛安全系统(Furnace Safety System,简称 FSS)。 3.8

总燃料跳闸 Master Fuel Trip(MFT)

由人工操作或保护信号自动动作,快速切除进入锅炉炉膛的所有燃料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3.9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DEH)

按电气原理设计的敏感元件、数字电路(计算机),按液压原理设计的放大元件及液压伺服机构构 成的汽轮机控制系统。 3.10

汽轮机自启停系统 Automatic Turbine Startup or Shutdown Control System(ATC)

根据汽轮机的热应力或其他设定参数,指挥汽轮机控制系统完成汽轮机的启动、并网带负荷或停

止还仃的自动控制系统。 3.11

超速保护控制 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OPC)

一种抑制超速的控制功能。有采用加速度限制方法实现,也有采用双位控制方式实现。前者当汽 轮机转速出现加速度时,发出超驰指令,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加速度为零时由正常转速控制回 塑维持正常转速。后者当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 103%时,自动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转速 恢复正常时再开启这些调节汽门,如此反复,直到正常转速控制回路可以维持额定转速;或者两种方

法同时采用。 3.12

汽轮机监视仪表 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TSI)

2

DL/T774—2004

监视汽轮机运行状态(转速、振动、膨胀、位移等机械参数)的仪表。 3.1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

一种利用现场总线技术,构成集成式的全分散控制系统。把现场测量、控制设备连接成网络系统, 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现场的具有多种测控计算功能的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监控计 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 4 计算机控制系统

4.1 基本检修项目及质量要求 4.1.1 停运前检查

4.1.1.1 全面检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状况,将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列入检修项目。 4.1.1.1.1 检查各散热风扇的运转状况。

4.1.1.1.2 检查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电压、各机柜供电电压、各类直流电源电压及各电源模件的运行 状态。

4.1.1.1.3 检查机柜内各模件工作状态、各通道的强制(或退出扫描状况)和损坏情况、各操作员站、控 制站、服务站、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等。

4.1.1.1.4 检查报警系统,对重要异常信息(如冗余失去、异常切换、重要信号丢失、数据溢出、总线 频繁切换等)作好详细记录。

4.1.1.1.5 检查各类打印记录和硬拷贝记录。

4.1.1.1.6 测量控制室、工程师室和电子设备室的温度及湿度。 4.1.1.1.7 检查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运行报警日志。 4.1.1.1.8 检查计算机自诊断系统,汇总系统自诊断结果中的异常记录。 4.1.1.1.9 检查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日常维护消缺记录,汇总需停机消缺项目。

4.1.1.1.10 对于现场总线和远程输入/输出(I/O)就地机柜,进行温度等环境条件的检查记录。 4.1.1.2 做好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和数据的完全备份工作。对于储存在易失存储器(如 RAM)内的数据 和文件,应及时上传并备份。 4.1.2 停运后检修 4.1.2.1 一般规定:

4.1.2.1.1 检修前,应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正常停电程序(见第 4.3.3.1 待检修设备电源插头。

4.1.2.1.2 电子设备室、工程师室和控制室内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有足够容量,调温调湿性能应良好; 其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应符合 GB2887 或制造厂的规定。

4.1.2.1.3 所有电源回路的熔丝和模件的通道熔丝,应符合使用设备的要求,如有损坏应作好记录, 查明原因后更换相同容量与型号的熔丝。

4.1.2.1.4 计算机设备外观应完好,无缺件、锈蚀、变形和明显的损伤。 4.1.2.1.5 检查各计算机设备应摆放整齐,各种标识应齐全、清晰、明确。 4.1.2.1.6 在系统或设备停电后进行设备的清扫。

4.1.2.1.7 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检修时必须做好防静电措施,工作人员必须带好防静电接地腕

3

条)停运设备,关闭电源,拔下

DL/T774—2004

带,并尽可能不触及电路部分;拆卸的设备应放在防静电板上,吹扫用压缩空气枪应接地。

4.1.2.1.8 吹扫用的压缩空气须干燥无水、无油污,压力宜控制在 0.05MPa 左右;清洁用吸尘器须有

足够大的功率,以便及时吸走扬起的灰尘;设备清洗须使用专用清洗剂。

4.1.2.1.9 所有机柜的内外部件应安装牢固,螺钉齐全;各接线端子板螺钉、接地母线螺钉应无松动。

4.1.2.1.10 计算机设备间连接电缆、导线应连接可靠,敷设及捆扎整齐、美观,各种标志齐全、清晰。

4.1.2.2 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服务站硬件检修:

4.1.2.2.1 确认待检修设备已与供电电源可靠分离后,打开机箱外壳。

4.1.2.2.2 检查线路板应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线路板上各元器件应无脱焊;内部各连线或连接电 缆应无断线,各部件设备、板卡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

4.1.2.2.3 清扫机壳内、外部件及散热风扇。清扫后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散热风扇转动灵活。 4.1.2.2.4 装好机箱外壳,检查设备电源电压等级应设定正确。

4.1.2.2.5 接通电源启动后,设备应无异音、异味等异常现象发生,能正常地启动并进入操作系统, 自检过程无出错信息,各状态指示灯及界面显示正常;检查散热风扇转动应正常无卡涩,方向正确; 对于正常工作时不带显示或操作设备(键盘或鼠标)的服务站,可接上显示或操作设备进行检查。 4.1.2.3 控制站检修:

4.1.2.3.1 机组及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各系统设备停运,控制系统退出运行;停运待检修的子系 统和设备电源。

4.1.2.3.2 对每个需清扫的模件的机柜和插槽编号、跳线设置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4.1.2.3.3 清扫模件、散热风扇等部件;检查其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 插件无锈蚀、插针或金手指无弯曲、断裂;模件上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跳线和插针等设置正确、接 插可靠;熔丝完好,型号和容量准确无误;所有模件标识应正确清晰。

4.1.2.3.4 检查控制站模件的掉电保护开关或跳线设置应正确。带有后备电池的模件,其后备电池应 按照制造厂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查更换;更换新电池时,应确保失电时间在允许范围内。 4.1.2.3.5 模件检查完毕,机柜、机架和槽位清扫干净后,按照模件上的机柜和插槽编号将模件逐个 装回到相应槽位中,就位必须准确无误、可靠。

4.1.2.3.6 模件就位后,仔细检查模件的各连接电缆(如扁平连接电缆等)应接插到位且牢固无松动,若 有固定螺丝和/或卡锁,则应紧固固定螺丝并将卡锁入扣。

4.1.2.3.7 模件通电前,对带有熔丝的模件,应核对熔丝齐全,容量正确;模件通电后,各指示灯应 指示正确,散热风扇运转正常。

4.1.2.3.8 配有显示器和/或键盘/鼠标接口的控制站,若有必要则连接显示和操作设备(键盘、鼠标) 进行检查。

4.1.2.4 计算机外设检修。 4.1.2.4.1 显示器检修内容包括:

a) 停电,断开显示器的电源连接。

b) 显示器内、外清扫,用专用清洗液清洁显示屏;检修后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检查 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插头、连线应正确、无断线、无松动,并紧固各部件;外部 检查显示器信号电缆应无短路、破损断裂等缺陷;测量设备绝缘应符合要求。

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 - 图文

DL/T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kiew0iiy16et871df8g8njyy26yqz018g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