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拉利比现代好,公司却没有现代赚钱?船的每一部分更新后还是原来的船吗?为什么水对于人类来说比钻石更加必要却没有那么贵?为什么有了赌场以后拉斯维加斯沙漠的水源再也不用发愁?一切将会由经济和金融学原理来解答。
水和钻石,价值和价格。 价值悖论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价值很低,奢侈品如钻石的价值却很高,但为什么水的价值比钻石低?尽管在维持生存的价值上水要高出钻石,但是市场价水却不如钻石。当消费量较小时,两者相比水的边际效用要大于钻石,因此两者都缺少的时候,水的价值就更高。事实上,现在我们对水的消费量往往都比较大,钻石的消费量却远没有那么大。
大量水的边际效用小于少量钻石的边际效用,而并不应该比较总价值。尽管水作为人类生存必需品的总体价值十分大,但是全球的水资源足够充沛,水的边际效用也就处在相对较低水平。
急需用水的领域一旦被满足,水就被用作不那么紧急的用途,边际效用因此递减。所以,水的总量增加,水的总体价值就减少。钻石的情况就不同了,不管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钻石,市场上的钻石始终是少量,一颗钻石的用途比一杯水大得多得多得多。所以钻石对于人更有价值,钻石的价格远高于水。
忒修斯之船悖论
忒修斯之船忒修斯之船
一艘船的所有零件都换成新的后,还是同一条船么?当一个整体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被替换,那么这个整体还是原来的整体么?有些人说:“船还是原来的船。”但是也有人说:“船已不是当初的船。”基于这个理论,人体的细胞每过七年就会更新一次,也就是说,每过七年,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都不是七年前的自己。
节约悖论
银行泰斗,摩根大通银行泰斗,摩根大通
节约悖论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所有人都把钱存进银行,社会总需求会下降,反过来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增速减缓,全社会的资产总数也就下滑。节约悖论认为,个人资产增值的同时,全社会资产反而减少,或者再放开了说,储蓄额的增加在荼毒经济,因为传统认为个人储蓄有益社会,但是节约悖论认为大规模的储蓄会对经济造成伤害。如果所有人都把钱存进银行,账面上个人的资产会增值,但是全社会总体的宏观经济趋势会下降。
生日悖论
几率并不完全是平均分布的。几率并不完全是平均分布的。
生日悖论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随机挑选一组人,其中会有两人同天生日的几率很高。用抽屉原理来计算,只要人群样本达到367,存在两人同天生日的可能性就能达到 100%(一年虽然只有365天,但是有366个生日,包括2月29日)。然而,如果只是达到99%的概率,只需要57个人;达到50%只需要23个人。这种结论的前提是一年中每天(除去2月29日)生日的概率相等。
所以,并非所有的几率分布都是平均的。认识到几何递增和递减效应十分重要。而多数经济学研究数据,如GDP和网络节点计算,是需要用自然对数做处理后才可以做线性回归分析的。
有个小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个国王满足一个数学家的愿望,这个数学家拿出64格国际象棋棋盘说,第一格放两粒米给我,第二格放四粒米,每一格都是上一格的两倍,我只有这个愿望。国王答应后发现,全国所有的米都放不满最后一格(2的63次方是一个十八位数)。
闲闲书话有网友谈他的书《数学悖论奇景》时,对悖论作了一些说明,并举了几个例子,如有名的“说谎者悖论”:“现在我说的是一句假话”,这句话是真是假?假定它为真,将推出它是假;假定它为假,将推出它是真.
悖论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但是悖论对数学的作用其实被夸大了,悖论的作用就是对逻辑提了个醒:你规矩点,不然会有乱子的!公理化集合论出现就是规矩后的一个成果.
悖论之所以悖论,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把不同的东西等同了,换句话说,就是它包含了不正确的隐性假设.其实“说谎者悖论”里有个隐性假设:“单单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它的真假”.问题是单单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它的真假么?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除了逻辑上永真或永假的命题,其他任何命题我们都不能从命题本身来判断其真假.既然是不可能的,那么那些假定怎么就怎么样的推理就都是扯淡.
悖论是用来检验推理中是否包含了错误的隐性假设的好工具,但是有时明知道包含了错误的隐性假设,要把这隐性假设找出也是很不容易的.当然假悖论也不少,比如证明了光的波动性的泊松斑,当初泊松还洋洋得意认为自己推翻了波动说呢.
可怕的是悖论被用滥了.
比如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学者王晓毅提出的所谓的\小岗悖论\王说小岗村事件\所包含的悖论是难以解释的.如果说小岗村的农民那么齐心,愿意承担那么大的政治风险(包括经济风险),为什么他们却不能够在公共的土地上共同劳动?承担这样大的风险无疑是需要作出牺牲的.愿意作出如此大牺牲的人可以被假设为具有很强的集体主义精神,用集体主义精神去促成集体的瓦解,在逻辑上很难解释得通.如果像以后所解释的,他们有很强的个体主义精神,聚集在一起的社员不愿意出工出力,只有分田单干,个人利益与个人劳动直接挂钩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那么甚至为别人多牺牲一些汗水都不愿意的人,为什么能够集体承担如此大的风险?\问题就在于“愿意作出如此大牺牲的人可以被假设为具有很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假设已经不是隐性的,而是明目张胆的提出了.你怎么就可以这么假设呢?如此说,那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又是怎么样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悖论就那么点用处,而且显得越来越小,娱乐才是它今后最大作用.
6个著名的经济学悖论 一、丰收悖论
设想某年大自然对农业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冻死了所有的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季早早到来,没有发生恶性霜冻,细雨滋润了成长中的禾苗,阳光灿烂的十月使得收割顺利并得以运往市场.年终时,那么一家愉快地坐下来计算一年的收入,但他们会大吃一惊:好年景和大丰收反而降低了他们的收入. 二、节俭悖论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指出:节俭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有害的,讲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与贫困,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甚至形象地告诉人们,如果“你们储蓄5先令,将会一个人失业一天”. 三、价值悖论
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什么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换句话说: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做装饰的钻石却能索取高昂的价格呢? 四、金钱悖论
金钱原本是一种好东西,它是社会财富的标志,意味着对无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的价格的肯定和承认.即使在古代社会,金钱所代表的哪个东西即物质财富,也总是社会追求的首要目标,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为了金钱,可以生产出许多丑恶的事来,从勾心斗角、小偷小摸,到杀人放火、铤而走险、世界大战.同时,“金钱”这个词听起来又总是透着那么一股“俗气”.为什么人们一方面要追求金钱,另一方面却又贬低金钱呢?
五、囚徒困境
博弈论中有个经典案例叫“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人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走,被分别关在两个不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警方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中的一个背叛,即告发了同伙,就可以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你的同伙就会以最重的罪被判决.当然,如果两人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判以重罪.
六、劣币驱逐良币
这是著名的经济学定律.该定律指出: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铸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首先要知道悖论是一个逻辑学的名词。 \\4\\3其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由一个被承认是真的命题为前提,设为B,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后,得出一个与前提互为矛盾命题的结论非B;反之,以非B为前提,亦可推得B。那么命题B就是一个悖论。当然非B也是一个悖论。 \\4\\3悖论当然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的。本文不准备详谈。对于悖论,最容易误解的原因就是望文生义。看到悖论这个名词里有一个“论”字,就以为悖论的形式就是一段言.
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背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导致弱成本约束,成本约束服从并服务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其有身只具有工具价值。第二、利润最大化原则引致四种类型的经济扩张,即规模经济扩张、范围经济扩张、地域经济扩张以及经济帝国主义。第三,利润最大化原则纵容个体非理性,致使整个社会普遍漠视或回避社会整体理性的缺失,第四,利润最大化原则侵蚀全球整体主义价值观,妨碍人类在处理与应对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等,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无论经济处于什么状态,人总得吃饭,有钱吃好的、贵的,缺钱可以吃差些、便宜些的食品。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用于食品消费的钱会压缩,但食品总消费量不可能减少。土豆在食品中属于抵挡、便宜的食品,当人们收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