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二单元第4课“探界者”钟扬课后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既需要像袁隆平这样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需要心明眼亮、不染尘嚣的精神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①“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语境中有“在时代的战场上”,故选后者。②“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文中并无贬义,故选前者。③“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根据语境,选用“安身立命”。④“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根据语境,选用“超凡脱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上下文,此处应该填入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两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却是“土地”在前,“天空”在后。B、D两项,缺少介词“在”,排除。A项,“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根基,应先“守卫土地”,后“仰望天空”,排除。

4.下面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小杜给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多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其中四处并改正。 尊敬的袁爷爷: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水稻界的王者,您能够光顾我们生物社,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贵社的发展提供指导帮助,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生物学精英们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安康!

生物社团 小杜 2024年4月10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将“王者”改为“大家”或者“专家”;②将“光顾”改为“光临”;③将“贵社”改为“本社”;④将“精英们”改为“爱好者”。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考生应结合语境(使用场合、使用对象、语体色彩)具体分析。本题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给袁隆平院士写的一封信,“王者”不够规范,应改为“大家”或者“专家”;“光顾”适合经营性场合,应改为“光临”;“贵社”是敬辞,此处应该用谦辞,改为“本社”;“精英们”是敬辞,此处应该用谦辞,改为“爱好者”。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先发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沈括 白居易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感怀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文豪做出卓越的文学贡献;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科学家取得非凡的科技成就。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结合例句内容分析,这是通过一系列词语总结概括中国的某种精神,因此在选词的时候要注意选能体现同类精神的词,还要选出有共同特点的人物,如屈原和白居易,这二人都是遭贬谪吟歌赋,如沈括和袁隆平,这二人都在科学上取得非凡成就,然后概括出二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成就,表述的时候,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二、阅读素养培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植物学家胡先骕

1894年,胡先骕生于南昌,小时候便受到良好的教育。

胡先骕志向高远,曾以诗明志,“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1913年,他留学美国攻读植物学。期间,胡先骕发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刊物《科

学》杂志,还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后迁址国内,1928年定址上海,先后出版《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科学丛书》《科学译丛》《科学史丛书》等,为培育科技人才,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

1919年,胡先骕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采集标本和调查植物资源的活动。在浙江的天台、雁荡、松阳、遂安、天目山一带采得大量植物标本。转年春季,又去江西的吉安、赣州、宁都、建昌、广信和福建的武夷山区,在历时半年多的考察与采集中,获得多以万计的宝贵腊叶标本。后著《浙江植物名录》《江西植物名录》等,并陆续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1922年,胡先骕与邹秉文、钱崇澍用中文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大学教材《高等植物学》。该书于1923年由商务印务馆出版,462页,插图306幅,书末附有英汉名词对照表。该书成为国内大学的主要教材,在教育界影响很大。

1928年,胡先骕与秉志等人在尚志学会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支持下,于北京创办了静生生物调查所。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并受聘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植物学。在教学过程中,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鼓励青年蔡希陶和助教俞德浚到云南去搞科研,称他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胡先骕等人的倡导下,1933年8月20日“中国植物学会”在重庆北碚成立,同时创办《中国植物学杂志》,胡先骕任主编。

1930年,胡先骕在《岭南科学杂志》上发表观点,推测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定有川苔草科植物。1944年,果然有人在福建长汀东北隅龙门的岩石上采到该科植物1种。一年后,又在汀江、晋江和闽江流域发现2种。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成立了临时政府,有人邀他出任伪职,胡先骕断然拒绝。1938年,静生生物调查所大楼被日军看中,胡先骕便急派蔡希陶等人,赶赴云南找到俞德浚共同建后方基地,在昆明黑龙潭创建了“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胡先骕的远见卓识,保住了一支造诣很深的科研队伍及一大批珍贵的图书、标本和科研资料。1941年,有人在四川与湖北发现了大水杉,胡先骕便与郑万钧教授前去调查研究,断定这些植物正是亿万年前在地球大陆生存过的水杉,这一发现轰动世界。从此,植物分类学中就有了水杉科水杉属水杉种。

1940年,胡先骕出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后,竭力延揽人才,先后聘请蔡方荫、俞调梅、戴良谟等大批名流学者前来任教,一时名家毕至,学者云集。他提出“大学教育,既贵专精,尤贵宏通”的理念。1942年,日寇进兵江西玉山、上饶一带,“正大”师生激于爱国之心,发起组织战地服务团,胡先骕支持师生的义举,拨款过万元作为活动经费,自己也捐300元,并身任名誉团长,不幸,教授姚星微、学生吴达昌死于日寇枪下,胡先骕率师生举行祭悼,并手书挽联:

盛年绩学,识贯古今,黉序获良师,平生读尽陈编,早有鸿文垂宇宙;

溽暑遄征,志吞胡羯,荒村斗强寇,此日迎归忠榇,永留浩气壮山河! 1919年前后,陈独秀、胡适提倡新文化运动,胡先骕、吴宓、梅光迪等人以《学衡》杂志为阵地,以继承中国传统、发扬中国文化为己任,向“北大学派”发起反击,形成了与之对峙的“学衡派”。胡先骕曾撰文《中国文学改良论》,对胡适的改良说提出批评:“用白话推翻文言、把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全盘否定的态度过于偏激。”并阐明自己的文学观:“欲创造新文学,必浸于古籍,尽得其精华,而遗其糟粕,乃能应时势之所趋,而创造一时之新文学。”“二胡”之争,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场重要论战。

上世纪50年代,胡先骕坚决反对生物界一味搬抄苏联李森科理论。1958年,他在交心书上连写二十九个不满意。

1968年,胡先骕走到了人生终点。

(摘编自胡启鹏的《胡先骕传》)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先骕年轻时便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他留学国外,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回国后出版各种杂志书刊,为我国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B.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编著的供大学生使用的中文本生物教材,1922年胡先骕与邹秉文、钱崇澍合著《高等植物学》,该书在国内影响颇大。

C.胡先骕曾在杂志上发表推测观点,认为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定有川苔草科植物,后来还推测中国有大水杉,结果都证实他的推测是有科学依据的。

D.胡先骕出任中正大学校长,先后聘请大批名流学者前来任教,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他还提出“大学教育,既贵专精,尤贵宏通”的办学理念。

答案 C

解析 C项,“后来还推测中国有大水杉”说法错误,“中国有大水杉”不是他推测的,原文第七段“有人在四川与湖北发现了大水杉,胡先骕便与郑万钧教授前去调查研究,断定这些植物正是亿万年前在地球大陆生存过的水杉,这一发现轰动世界。从此,植物分类学中就有了水杉科水杉属水杉种”。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胡先骕写的挽联,情感饱满,文采熠熠。他与胡适在文化上的争论,更可窥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还是多家杂志的主编,这些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家教。

B.胡先骕身体力行,从1919年开始,便到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采得大量植物标本,最后还整理成书,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C.胡先骕等人把静生生物调查所搬迁到云南,他的远见卓识,保住了一支造诣很深的科研队伍以及生物研究所的珍贵图书、标本和科研资料。

2024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二单元第4课“探界者”钟扬课后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既需要像袁隆平这样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需要心明眼亮、不染尘嚣的精神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kh491veeo44p5c1cp2i5zpak1cslt00dd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