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物理电学全部知识点汇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 ;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⑵电阻箱: 分类:

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 ③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 L

R = ρ S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A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Rx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变阻(“一上一下”) 滑动变阻器 R′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V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U R1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R2 I 7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

RR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12

R1+R2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 R2/R1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 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

6

×10J

8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3 2 4 6 8 月初读数 3 2 6 5 4 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2R 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2/R P1:P2= 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1+P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

2

丝阻值R=U额/P=2936Ω。 ⑵ 当U实 =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P实 U2 实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

P额 ②根据P=U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U2 额 1 1

则P′= 1 = 4P额2 如:U实 = 2U额 P实

1 2U n = 2P

n R

当U实 > U P实 >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额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 灯L1“220V 100W”, 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 粗短 ,L2灯丝 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 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 kwh、h” 6、测量:

A R′ V

9

R Ⅰ、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 秒表 原理:P=W/t 三 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练习 ☆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四 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⑴ 低压供电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 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 ②测电笔: 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10

初中物理电学全部知识点汇总

(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⑴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kfs73qe5b9uewu2s0h44x67j2pwjr01ec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