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二中学 高二年级 地理必修3导学案 编号 10
姓名: 组号: 班级: 教师评价:
4.1:区域农业发展
【学习目标】(2min)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课前预习案
知识梳理
一、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
1、依据: 、区位条件、 、市场需求。
2、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实现区域内 、社会和 的统一。二、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 、吉林、 三省和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2、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气候:①影响: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 、耕作制度和 等②概况:大部分地区属温带 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南北差异大;③农作物一年一熟,易受 的影响。
(2)地形: 、平原和 三类地形单元完整,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3)土壤: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发展 型农业;③开发 ,人口密度 三、农业布局特点
1、划分依据: 、地貌、 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 的不同。2、具体划分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 平原、三江平原和 平原;主要农作物有 、大豆、小麦、 等。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 和长白山区,有全国最大的林区 ; 区盛产珍贵药材,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草地区;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 ,是闻名国内的良种。松嫩平原的西部是 的商品生产基地。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特点:大规模 生产,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率生产基地。2、经营类型: 农场,东北地区是我国 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五、农业发展方向
1
编写人 审核人 白银市第二中学 高二年级 地理必修3导学案 编号 10
1、存在问题:农业 退化,如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 、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改善农业 ; (2)开发、利用与 、保护相结合。(3)经济效益、 效益相统一3、农业发展方向(1)平原区:强化 、豆等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2)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 农业和 畜牧业。(3)山区:以 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产品,在半山区实施“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 农业和 配套加工业。课堂探究案探究一、(P61思考)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探究二:(P66活动)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探究三:(P69活动 )1、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
2
编写人
审核人 白银市第二中学 高二年级 地理必修3导学案 编号 10
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2、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
环境污染?为什么?
2、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3、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 D、煤矿
4、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5、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6、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B、荒地多,但后备耕地量不足 C、树种以云杉、冷杉为代表的针叶林为主 D、森林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地
3
编写人
审核人 课堂练习案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北地区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②包括黑、吉、辽三省
③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④东北平原海拨多在200m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读图4—1—1,回答2—5题。
白银市第二中学 高二年级 地理必修3导学案 编号 10
7、东北的西部高原区是 ( )A、舍饲养畜业区 B、放牧畜牧业区 C、柞蚕茧产区 D、苹果产区
8、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发明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9、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10、下面关于东北土地资源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三类较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B、可垦荒地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高
C、大部分平原地区土壤是黑土,是我国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 D、耕地面积广大,是我国人多地多的地区
11、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当( )
A、在平原区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B、在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大力搞好生态环境C、在山区以森林的开发为核心,走好多元开发的路子
D、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12、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暴增加
13、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15、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除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还表现在 ( )
A、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发展 B、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的发展 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D、有利于农业社会化的发展
16、关于东北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 )A、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B、水稻多种植于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C、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4编写人 审核人 白银市第二中学
高二年级 地理必修3导学案
编号 10
5编写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