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
1.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标准答案:错 2.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 标准答案:对
3.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 标准答案:对
4. 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 标准答案:错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标准答案:错
6. 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 标准答案:对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这说明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标准答案:错
8.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 标准答案:对
9.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 标准答案:对
10. 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 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0.0)
11.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标准答案:C A. 机械决定论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标准答案:D A. 存在性 B. 结构性 C. 运动
D. 客观实在性
13.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 标准答案:B A.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 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 D.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14.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标准答案:B A. 辩证法观点 B. 诡辩论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15. “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标准答案:A
A. 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
C. 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D. 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16.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标准答案:C A. 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 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标准答案:C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 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18.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标准答案: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9.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 准答案:B
A. 认识世界没有必要
B. 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C. 实践无需认识指导 D.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20.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标准答案:C A. 物质的 B. 运动的 C. 实践的 D. 精神的
三. 多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0.0)
21. 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标准答案:ACD A.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 万物皆在我心中
C. 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D. 理在气先
22. 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标准答案:BC A.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心外无物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