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孔乙己》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小说的结构。
2.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3.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深意。 【学习重点】
1.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 2.掌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学习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命运悲剧的社会原因。 【学习过程】 一、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家、 家、 家。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小说集《 》《 》《故事新编》,散文诗集《 》,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2.背景资料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收录于小说集《 》。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辟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土壤仍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因此迫切需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二十多年前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旨在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反思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尖锐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3.文体知识
小说是以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 、 、 、 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 环境和 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 、 、 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官场小说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4.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咸亨 ..阔绰 .附和 .门槛 .舀 .绽出 .颓唐 .
(2)词语释义 阔绰: 羼: 君子固穷: 间或: 营生: 不屑置辩: 颓唐: 服辩: 年关: 四、整体感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的变换来划分段落层次。
3.根据文中的描述,整理孔乙己的个人信息资料,初步了解其人其事。
荤菜 .砚 .羼水 .蘸 .打折 .不屑 .
(1)姓名: (2)年龄: (3)身体状况: (4)谋生手段: (5)最喜欢穿的衣服: (6)最喜欢说的话: (7)最喜欢去的地方: (8)最喜欢的饮料: (9)最气愤的事: (10)最痛心的事: (11)最值得骄傲的事: (12)最值得肯定的方面: (13)最喜欢的群体: (14)最不幸的事: 五、质疑问难
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点拨要点
四、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周树人 《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 《野草》 2.《呐喊》
3.刻画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长篇、中篇、短篇
4.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咸亨(xián hēng) ..阔绰(chuò) .附和(hè) .门槛(kǎn) .舀(yǎo) .
绽出(zhàn) .颓唐(tuí) .
荤菜(hūn) .砚(yàn) .
羼水(chàn) .蘸(zhàn) .打折(shé) .不屑(xiè) .
(2)词语释义 阔绰:阔气。 羼:混合,掺杂。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营生:谋生。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屑,认为值得(做)。 颓唐:精神萎靡。
服辩:即认罪书。文中指不经官府而自行了案认罪的书状。
年关:年底。旧时年底债主要向欠债的人索债,欠债的人过年如同过关,所以叫“年关”。 五、整体感知
1.小说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2.第一部分(1~3):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本部分又以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二层(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第三层(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3.(1)姓名:来自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无名,社会地位低下。(2)年龄:五十岁上下——穷苦潦倒的大半生。(3)身体状况: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常夹伤痕——有谋生的条件,但生活窘迫,经常挨打受辱。(4)谋生手段:替别人抄抄书——落魄的书生。(5)最喜欢穿的衣服: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好吃懒做,自命清高,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6)最喜欢说的话:满口的之乎者也——卖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极深。(7)最喜欢去的地方:咸亨酒店。(8)最喜欢的饮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帮面前摆读书人的架子,炫耀阔绰。(9)最气愤的事:酒客们说他偷书——死要面子、自欺欺人。(10)最痛心的事: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痴迷科举,至死不悟。(11)最值得骄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卖弄学问、迂腐不堪。(12)最值得肯定的方面:从不拖欠酒账——不失掉读书人的体面。(13)最喜欢的群体:小孩子,分茴香豆给他们吃——本性善良。(14)最不幸的事: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牺牲品。
通过这份个人资料,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潦倒、没落、腐朽的底层知识分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同步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