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分析和教材分析两个方面
1、学生分析:学生作为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解、朗读、表达的能力,但是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反复品读、有感情朗读、以读促思的能力还需加强训练。对于高年级,我认为应该对他们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和自读能力的培养。教是为了不教,课上教师有扶有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2、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教材的分析,确定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辉煌的景观;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通过以上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和毁灭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 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教学流程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合作交流为方式,努力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品析词句,质疑解疑,在探究、发现、感知、评价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个人体验。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首先出示课件,直面毁灭,揭示主题。音乐背景下,世界上因战争引起的毁灭和人们巨大的哀痛通过一张张图片进行展现,接着范围缩小,代表我们祖国灿烂文化的圆明园被毁后的景象随之跃入眼帘,音乐和解说、视频和图片,多角度震撼着学生的感官。请学生观察这些遭遇毁灭后的伤痕,谈一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对“毁灭”进行初步感知。 这样的情境创设培养了学生对多媒体信息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捕捉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明园旧日风采和被毁经过的求知欲望。
(二) 整体感知,搜集信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三个句子师生重点研读。 (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
1
1、合作学习2-4自然段,谈谈感受。 2、小组汇报,师生评议。
3、学生浏览“布局”,“景观”,“收藏文物”,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4、朗读课文,感受辉煌。
课件展示“众星拱月”的布局。圆明园精巧的布局,美轮美奂的景观是理解的难点,我本着“扶中有放”的原则,首先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圆明园的资料,然后运用抓词法体会布局之精妙。在感知辉煌这一环节上,我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
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其得到情感的体验。“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这些令人心驰神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借助多媒体的情景创设,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感受到语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圆明园精巧的布局,美轮美奂的景观以及珍贵的收藏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内容,我本着“扶中有放”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推波助澜,深入文本,延伸文本,感知文本思想精华。
(四)品析词句,升华情感 1、抓住重点词句谈感想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再次品读第5自然段。
引导自学,体会重点词句,采用换词、勾画、比较等方法,运用多媒体呈现重点语句,再现侵略者贪婪残暴的行径画面。辉煌和毁灭的鲜明对比,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喷薄而出。
(五)概括总结,升华感受
1、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 2、谈谈大家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感受。 (六)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探讨圆明园今后发展,引发学生思辩,在圆明园要不要重建的问题上,鼓励学生充分讨论,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通过思辩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升华学生爱国情感。探讨圆明园今后发展,引发学生思辩,在圆明园要不要重建的问题上,鼓励学生充分讨论,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以爱国情怀为中心,对学生们的意见不做统一固定局限。抓住学生关注这个问题,各持己见的探究契机,布置拓展延伸的作业任务,利用网络资源继续关注,不断延伸爱国之情。
四、教学评价 包括两种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汇报,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感情朗 读进行评价。
2、总结性评价:通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媒体运用说明
2
本课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习会出现困难的可能性很大。虽然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掌握了简要的读书方法,但对于文本深刻的理解还需要从更多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利用多媒体手段其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学习难点。这样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用鲜活的课件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的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当学生突破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时,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独创性。
3.运用多媒体手段开阔学生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通过课件呈现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得到不断训练和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3